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星十二穴位:冬季养生的中医智慧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54: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星十二穴位:冬季养生的中医智慧

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的季节,合理的养生保健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组重要的穴位组合——天星十二穴,并探讨其在冬季养生中的应用。

01

天星十二穴的位置与功能

天星十二穴是金元时期医家马丹阳总结并推广的重要穴位组合,因其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被誉为“治病如神灵”。这些穴位分布于人体十二经脉,具体包括:

  1.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指宽处,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主治胃痛、腹胀、下肢痿痹等症。

  2. 内庭:在第二、三脚趾间上五分处,清胃止痛,适用于牙痛、腹胀、热病等。

  3. 曲池:肘窝横纹尽头处,疏风清热,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及上肢不遂。

  4. 合谷:虎口部位,镇痛通络,用于头痛、面瘫、耳鸣及半身不遂。

  5. 委中:膝盖后横纹中央,舒筋活络,缓解腰痛、下肢痿痹及小便不利。

  6. 承山:小腿腓肠肌凹陷中,善治腰腿疼痛及痔疾。

  7. 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凹陷中,平肝熄风,主治头痛、眩晕及月经不调。

  8. 昆仑:外踝后方凹陷中,清头明目,治疗头痛、项强及难产。

  9. 环跳:臀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祛风湿、利腰腿,用于下肢痹痛。

  10. 阳陵泉: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疏泄肝胆、清利湿热,治疗半身不遂及膝关节炎。

  11. 通里:腕横纹上一寸,养血安神,主治心悸、失眠及暴喑。

  12.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宣肺疏风,用于感冒、咳嗽及口眼歪斜。

02

冬季养生重点穴位推荐

虽然天星十二穴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但考虑到冬季养生的特点,我们特别推荐以下三个穴位:

  1. 肾俞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此穴可以强肾纳气,适合冬季养生。

  2.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处。经常按摩能起到补益元气、强身固精的效果。

  3.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2、3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睡前按揉此穴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功效。

03

按摩方法与注意事项

  1. 按摩方法
  • 使用手指指腹或圆珠笔等工具刺激穴位,力度逐渐加重至微热感,每次约5分钟,适应后可延长时长。
  • 按摩完后适量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
  1. 注意事项
  •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 孕妇应避免按摩昆仑、合谷等穴位。
  • 有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不宜按摩。

天星十二穴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合理的穴位按摩,我们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