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使用知识,让你安心过冬
燃气安全使用知识,让你安心过冬
随着冬季的到来,燃气使用进入高峰期,同时也进入了燃气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据统计,每年冬季都是燃气泄漏、中毒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确保您和家人的安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气安全使用知识,让这个冬天既温暖又安心。
燃气安全使用基本知识
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因其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如果操作、使用不当,极可能引起中毒、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了解燃气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规范至关重要。
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所用的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轻,泄漏后容易扩散;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密度比空气重,泄漏后容易在低洼处积聚;人工煤气是由多种单一气体混合而成的燃料,其中含有一氧化碳,泄漏后可能导致中毒。
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例如,天然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15%、液化石油气含量达1.7%-10%时,都可能引发爆炸。因此,预防燃气泄漏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冬季燃气使用特殊注意事项
冬季是燃气使用的高峰期,也是燃气事故的高发期。以下是一些冬季使用燃气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保持通风:使用燃气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不畅会导致室内氧气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严重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防冻措施:使用壁挂炉的用户要注意防冻。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应将壁挂炉内的水排空,并保持电源开启,防止设备结冰损坏。
用火关注:冬季用气频繁,煮汤或烧水时务必有人看守,防止水溢出熄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使用完毕后,要确保燃气灶具完全关闭。
三关两开:每次用完燃气后,要养成“关灶、关阀、关门,开橱柜门、开窗户”的好习惯,确保空气流通。
选择合适的连接软管:由于冬夏温差大,橡胶软管容易老化、破裂。建议使用金属软管连接燃气设备,以提高安全性。
设备更新:根据规定,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的使用年限为8年。超龄使用的设备可能因零件老化引发事故,应及时更换。同时,确保设备具备自动熄火保护功能。
安装自闭阀:家庭用户应安装自闭阀,它能在管道压力过低或流量过高时自动切断供气,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燃气泄漏预防与应急处理
如何预防燃气泄漏?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燃气连接管与灶具、钢瓶连接处,重点检查燃气表外壳、燃气管线连接点、气嘴旋塞、胶管等部位。可以使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检查泄漏,切勿使用明火检查。
使用合格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严禁使用红外线灶具。红外线灶具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害气体,容易导致室内人员中毒。
避免私自改动:严禁私自改动燃气管道和设施。如需改变管道走向,应到燃气公司办理更改手续,由专业人员上门施工。
安装报警装置:餐饮等行业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确保其正常使用。家庭用户也可考虑安装智能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发现燃气泄漏怎么办?
立即开窗通风: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浓度。
关闭气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关闭燃气总阀门,切断气源。
避免使用电器和电话:不要在室内使用电话、开关电器,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撤离现场: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
拨打求救电话:在户外拨打燃气公司客服电话或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并寻求专业帮助。
燃气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燃气公司每年至少会进行一次免费的安全检查。用户也可以自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燃气连接管与灶具、钢瓶连接处,以及燃气表外壳、燃气管线连接点等部位。
更换软管:建议使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其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橡胶软管容易老化、龟裂,应及时更换。
清洁灶具:定期清洁燃气灶具,防止油渍、污渍积累,避免引发火灾。
检查报警装置:如果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要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遵守安全距离:燃气灶下方不能安放消毒柜、微波炉等易产生火花的电器设备。橱柜内不得暗埋、遮蔽燃气管道设施,要保持通风。
相关政策法规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燃气管理条例》等法规,燃气用户有以下责任和义务:
新建住宅及其他使用燃料的建设项目,所配套建设的燃气管道及设施设备应当安装自闭阀等自动切断装置。
新建住宅及其他需要使用燃料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燃气使用终端安装智能燃气计量表等智能化设施。
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用户应当按照安全用气要求,使用带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器具以及符合标准的专用燃具连接软管。
燃气企业应当对用户自用燃气管道及设施和安全用气情况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燃气安全无小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营造安全的用气环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燃气安全知识,才能真正享受燃气带来的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既温暖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