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起搏器+脉冲消融,解决心跳过缓新突破
无导线起搏器+脉冲消融,解决心跳过缓新突破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无导线起搏器联合脉冲消融手术,解决了72岁陈奶奶的心跳过缓问题。这一突破性手术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病情复杂,传统治疗难以兼顾
72岁的陈奶奶因反复出现黑朦晕厥症状就医,经检查被诊断为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窦性停搏和阵发性房颤。这种“慢快综合征”非常棘手,因为心跳时快时慢,单一治疗难以完全解决问题。
创新技术,精准解决心脏难题
针对陈奶奶的病情,医疗团队决定采用两步治疗方案。首先,为她植入了目前最先进的无导线起搏器。这种起搏器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通过腿部血管直接进入心脏,无需传统起搏器所需的皮下囊袋和导线,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在起搏器的保护下,陈奶奶的心脏停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随后,医疗团队又为她实施了脉冲消融手术。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相比,脉冲消融手术时间更短、患者痛苦更小、耐受性更好。这种新型微创手术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细胞,能够有效地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恢复心脏正常心律。
精细操作,确保手术安全成功
由于陈奶奶体内已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这对手术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需要在完成消融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起搏器的影响。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团队成功完成了双侧肺静脉完全隔离,并终止了房颤和房性心动过速。术后监测显示,患者心率恢复正常,起搏器工作良好。
医疗突破,开启心脏治疗新纪元
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复杂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无导线起搏器和脉冲消融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这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无导线起搏器和脉冲消融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突破性手术的成功,预示着心脏治疗领域正在迎来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