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来历、习俗、谚语、诗词”知多少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来历、习俗、谚语、诗词”知多少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不仅是夏季的开始,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活动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气,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立夏的来历、习俗、谚语以及相关诗词,带您领略这一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三候
《礼记·月令》中云“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一候蝼蝈鸣
蝼蝈是一种褐黑色的蛙,这个时节,田间和湖畔的青蛙开始鸣叫,热情欢迎着夏日的来临。
二候蚯蚓生
当阳气极盛,地表温度上升时,蚯蚓耐不住寂寞,钻出了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与盛夏赴约。
三候王瓜生
阳光明媚的乡间,野菜蔓藤争相攀爬着,生长着,曼妙的花朵正在开放。
每候只隔五天,更替迅速,随着三候的变更,人们亦可看到大自然演变的特色景观。
立夏习俗
迎夏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江浙一带备酒食为欢,名为饯春。
尝新活动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
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大人们用赤豆、黄豆、绿豆等,做成“五色饭”,祈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斗蛋游戏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在孩子颈部。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立夏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立夏谚语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 杈。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立夏诗词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荫,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唐·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雨后立夏》
明·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