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
分子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
分子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场所,其设计和建设需要满足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分子生物实验室分区
分子诊断实验室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10】194号)要求进行建设。分子生物实验室按照检测技术平台、检验项目和检验标本量合理分区,一般常规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分为四个区,分别为试剂贮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基因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
试剂准备区:该实验区主要进行的操作为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反应混合液的制备。试剂原材料必须贮存在本区内,并在本区内制备成所需的试剂。对于气流压力的控制,本区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标本制备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临床标本的保存、核酸(RNA、DNA)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试剂准备区为负压,以避免从邻近区进入本区的气溶胶污染。
基因扩增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DNA和cDNA扩增。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标本制备区为负压,以避免气溶胶从本区漏出。
扩增产物分析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扩增产物的测定。如使用全自动封闭分析仪器检测,此区域可不设。本区是最主要的扩增产物污染来源,因此对本区的压力梯度的要求为:相对于基因扩增区为负压,以避免扩增产物从本区扩散至其他区域。
二、分子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
为避免交叉污染,分子生物实验室各区域在物理空间上必须是完全相对独立的,不能有连通的中央空调,各区域无论是在空闲还是在使用中,应始终处于完全的分隔状态,不能有空气的直接流通,进入各个工作区域必须严格遵循单一方向进行,空气按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方向流动。
实验室到底要分多少个区,每个区域需要多大的面积,与实验室采用的检测平台及检测项目的多与少,工作量的大与少有关系,自动化设备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区域。如果做Sanger测序需要5或6个区(测序前的扩增产物电泳与纯化不要放在同一区域内)。如果实验室既做病原体核酸检测,又做遗传病基因检测,还做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高通量测序,为了避免工作相互干扰及高浓度组织样本核酸提取对低浓度游离DNA样本的交叉污染,可能需要设置多个标本制备区。
各个实验区域设置合理,各个实验区域要有明显的标记(如醒目的门牌或不同的地面颜色等),以避免各个不同实验区域设备物品、试剂等发生混淆。各区的可移动的仪器设备及各种物品包括实验记录、记号笔、试管架及清洁用具等必须专用。
应在标本制备区、基因扩增区及产物分析区等相对有可能出现“污染物”的区域安装排风扇或其他排风和有效的通风设施,控制可能会存在污染实验区域内的空气流出至实验室外,同时控制外部可能污染的空气进入相应的实验区域内,如有实验室通风系统,则通风换气建议大于10次/小时。
采用30%外排的A2二级生物安全柜,不宜使用100%外排的B2生物安全柜(因其对实验室进风量要求高),也无必要。标本制备区有生物安全柜,建设实验室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实验室内进风的量和速度,所要安装的分体空调和进风口要避免干扰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防止实验室交叉污染,提供一个物理上的阻隔基础,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光有规范分区并不充分,实验室日常工作的严格管理和工作人员对规程的遵守,是核心之所在。
各区物品以传递窗传递,要有合格有传递窗,要求两边门连锁装置,内有紫外线照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