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十个养生小妙招,每天坚持做,有益于身体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3: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十个养生小妙招,每天坚持做,有益于身体健康

养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适度、长期并有规律的养生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养生动作,只需在日常生活中抽出几分钟,稍微活动一下手脚,就能轻松进行。

咽下口中的唾液

在中医理论中,泪、汗、涎、涕、唾这五种分泌物分别由肝、心、脾、肺、肾五脏化生,统称为“五液”。五液归属于津液的范畴,其中,唾与涎同属口津,亦即唾液。相对粘稠者称为唾,而较为稀薄者称为涎。唾液由脾和肾化生,脾之液为涎,肾之液为唾。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气化生而为唾;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主运化,运化水谷而生成涎。唾液中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因此,中医称唾液为“金津玉液”。

肾之液为唾,常吞咽唾液,能够润泽皮肤、五官,并滋养内脏、骨髓和脑髓。现代医学也证明,唾液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及维生素等,这些成分能够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提升免疫功能。

每天早晨起床后,可微微闭合双唇,舌尖轻抵上腭,让口中唾液逐渐充满。待唾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运用意念慢慢咽下,重复进行3至4次。

舒缓背部,通畅经络

捶背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已久的健身方法,而轻拍背部同样是一种按摩的手段。

中医认为,捶背能够行气活血,舒展经络。背部的脊柱是督脉所在之处,而脊柱两侧则分布着足太阳膀胱经及众多穴位。这些穴位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络的通道,通过捶打对其进行刺激,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老年人常常感到腰酸背痛和肌肉紧绷,捶背不仅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还能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对于心情焦虑的老人,捶背所带来的积极刺激能够宁心安神。此外,为长期卧床的老人捶背,还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捶背时的手法应保持力度均匀,动作需轻柔且有弹性。每次捶背的持续时间应为10至20分钟,每分钟捶击60至80下,每天进行1至2次。捶背有助于刺激背部经络,增强阳气,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膝盖轻揉,双足摩挲

长时间坐着时,可以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并适度按摩的习惯。将两只手掌分别放在左右膝盖上,利用手心的温热为膝盖进行热敷,同时用手指轻轻按压并揉捏膝盖。

常言道:“富人靠补药,穷人靠烫脚。”睡前泡脚,确实是保健的良方。然而,许多人未曾意识到,搓脚心的效果更佳。北宋伟大文学家苏东坡始终坚持搓足保健,正因如此,尽管年过六旬,他依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睡前可以用手搓揉双脚的涌泉穴,直到脚底感到温热为止。

静心养神

根据中医理论,肝与眼睛密切相关,五脏六腑的精气汇聚于眼部。因此,眼睛常被视为心灵的窗口,是人最富有神韵的部位。

中医养生非常注重对“精、气、神”的保养。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表明“神”的充盈与亏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衰退;而“神”的拥有与失去,又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因此,养生者应注重对“神”的养护。因此,古人常通过闭目养神的方式来实现简单有效的修身养性。《黄帝内经》中也提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通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心境宁静,便能达到养生安神的效果。

对于脑力工作者而言,越是忙碌时,越需要闭目养神。只需坐下,闭上眼睛,放空思绪,直至呼吸平稳,全身放松。闭目养神必须时刻遵循“三要”:放松心情、静心安心、顺其自然。只有坚持这样,才能使全身经络通畅、气血顺畅,身体更加健康。

在工作间隙时,大家可以闭上眼睛,让眼睛充分休息。最好是将双手掌心摩擦至温热,然后趁热轻轻捂住双眼,或者使用适宜温度的热敷,以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摆手踮脚

全身放松,双臂自然垂挂于肩膀,肩膀带动手臂随惯性和弹性轻松摆动,同时脚后跟上下起落,有节奏地轻轻震动地面。每天早晚各进行15分钟,这样有助于气血流通顺畅。

踮脚的动作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芭蕾舞者,但它其实也是一种养生运动。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踮脚的方式,这种方法最初被称为“敦踵法”,在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记载:“敦踵以利胸”。

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别看脚掌面积不大,却蕴藏着全身一半的经络。足部不仅是三条阴经(肝、脾、肾)的起点,也是三条阳经(胃、胆、膀胱)的终点。此外,足部还分布着60多个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的穴位。

踮脚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踮脚动作主要锻炼的是小腿后部的肌肉。人体在站立时(膝关节伸直状态下),锻炼的主要是比目鱼肌。腓肠肌能够提升小腿的爆发力,例如跳跃能力,而比目鱼肌则有助于增强腿部的耐力,比如步行和站立的能力。

鼻部按摩

用双手四指反复揉搓鼻翼两侧至眼下的区域,再用拇指在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按压揉动;接着,分别用双手揉捏鼻翼、鼻根周围以及两侧鼻孔的下缘部位。

作用:通过揉鼻动作,可以促进鼻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鼻黏膜的功能,对慢性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以及鼻部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效果显著。

双手紧握成拳

双手紧握拳头,专注于养护肝气。握拳象征着稳固和坚持。岭南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握固守一”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中医认为,握固影响的人体系统是“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肝肾同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共生,相互滋养。

因此,握固能够帮助养护肝脏,长期坚持可以安抚心神、凝聚精气、滋养阴液并降火。同时,握固也是传统气功中经常使用的拳法。例如,易筋经中的“青龙探爪势”以及八段锦中的“攒拳怒目增气力”等招式,都运用了握固的技巧。

双手紧握成拳,全身略微用力,然后松开。如此反复进行50到6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组。

扭动颈部

坐在椅子上,首先抬头并尽量向后仰,然后将下巴低至胸前,感受颈部肌肉的拉伸与放松。接着,左右侧倾头部10到15次,然后将腰背紧贴椅背,双手放在颈后抱住片刻。这一动作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有效预防颈椎病。

张嘴合嘴

轻松地将嘴巴尽可能地大幅度张合,带动面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每组做50次,大约持续1分钟左右,早晚各进行一次。这一练习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放眼远望

可以将目光投向远方,尽量选择开阔的地点,如眺望山峰、楼顶或塔尖等高处景物。在绿植丰富的环境中登高远望更为理想。直视前方,并适当转动眼球,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同时对肝脏健康也有益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