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人鱼”一斤一毛钱,杀光他们的却不止是捕捞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4: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人鱼”一斤一毛钱,杀光他们的却不止是捕捞

地球是一个奇迹
物种|中国

2022年,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发表文章,由中科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一项共同研究认为,儒艮在中国海域已经功能性灭绝。| 国家地理图片集
2008年,海南文昌市椰林码头。
一个庞然大物的尸体被冲上岸边,围观居民据其像猪鼻子的头部称其为“猪鼻鱼”,经专家确定系消失已久的“美人鱼”儒艮。
当地媒体将其视为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力证据,殊不知,这是中国出现“美人鱼”最后的确切记录
儒艮灭绝只是因为过度捕捞吗?

“美人鱼”学名儒艮(Dugong dugon),属哺乳纲海牛目,渔民们又叫它“海牛”。 | 国家地理图片集
疯狂的养螺人
文献记载“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说的就是儒艮。
在哺乳期,她们会怀抱幼仔、仰面浮在水面上喂奶,头上又总顶着杂乱的水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个温柔的女子。
儒艮曾在广西合浦广泛存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喜盐草分布区,有儒艮喜食的二药藻日本鳗草
但这里的海草几乎被非法养螺蚕食殆尽,留给儒艮的所剩无几。
每年保护区都会跟政府联合执法,长达四次之多,公安全副武装,每次都会打架。
据保护区管理站的副站长宁耘介绍,“一次执法要组织三四百人,用几天时间才能拆除非法设施,成本太高。”
在合浦儒艮保护区,浅海的螺场几乎将整个海岸包围了起来,围网很长,看不到头。渔网被深深地埋在沙子里,十几个人一起才能拉得动
但结果呢?过不了几天,非法螺场又死灰复燃,因为违法成本很低,收益很大。

现在的儒艮保护区的居民仍然靠海为生,生产活动导致儒艮保护困难重重。
儒艮不能换一种食物维持生存吗?答案或许是悲观的。
没有海草,就没有“美人鱼”
儒艮完全以海草为没有海草,就无法生存。
儒艮的个头很大,身长一般都在1米到3米,食量也惊人,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海草,一头成年儒艮每天可以吃掉约一个足球场面积的海草
197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为拍摄儒艮的纪录片,抓过儒艮,其中一些都死了,解剖后发现,它们的胃里绿油油的全都是海草,不吃别的东西。
儒艮的上吻很大,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硕大的肉嘟嘟的鼻子垂了下来,它们在进食的时候就要利用宽大的吻部,先将海草从淤泥中拱出来,然后再吞食。
在退潮的时候能够看到它们采食过海草的痕迹,而这时候,儒艮早已经随着海水退到了海深20米左右的深槽里休息。
所以,儒艮生活的地方既要有浅滩也要有深槽,还要有爱吃的海草,这样的生态环境并不多见。

儒艮与普通的海牛最大的区别在尾部,普通海牛的尾部是圆形的,儒艮的尾巴则跟海豚很相似。|GETTY IMAGES
或许连这些养螺人都不知道,他们究竟破坏了多少海草?
灭绝式养螺
据历史数据,2003年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共分布着585公顷的海草,至2010年还剩约254公顷。但2011年,突然急剧下降至13公顷,之后一路颓势,到2014年仅剩0.5公顷
有两种养螺方式最为致命,其一是“海霸”。
养殖者在深海插一些木桩,将那一片海域圈起来,在旁边搭小棚,日夜有人看守着,谁都不能进去,这一片地方就被他们霸占着。
儒艮是生活在深槽、在浅海采食的,螺场的建立阻挡了一些儒艮觅食的路线,而且现在的渔船都配有发动机,巨大的噪音让儒艮敬而远之。
另一种方式是“种螺苗”。
在浅海的滩涂上,退潮时候会退出沙滩,涨潮时候会全部涨满,渔民就找渔网围起来,在里面投很多的螺苗下去,上面就会有厚厚的一层螺。
这样生态就非常单一,除了这种螺就没有其他的了,而且还要投药杀死影响螺生长的其他生物。这一片地方的海草都被螺覆盖了,根本无法生长。
202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生物学家参与河流修复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清理水道,并在该地区种植水草,以恢复儒艮的自然栖息地。
当然,儒艮遭受的伤害并不只是食物的消失。
食物不够,“美人鱼”来凑
1958年以前,出海的人是不抓美人鱼的,即便意外抓到,也会放了。
但上世纪50年代,农历五六月份当地就没有鱼抓了,为了将淡季变为旺季,当时的公社组织青壮年组成船队出海捕捉龟和海牛。
“我们捕回来就交到公社,算工分的,捕海牛的工分还记得多。海牛肉很鲜美,尤其是胸肉,很瘦,不像猪肉那么肥,一点都不腻。”
保护区义务管理员杨振平说,食物不充足,没办法只能把的儒艮当成食物,当时把肉送到海监大队去,那里统一收购,“一毛七、一毛八1斤”。
儒艮很温顺,它们不会攻击人类,甚至捕捉它们的时候,反抗也不强烈。捕儒艮是用一种特殊的网,每面网都能有几公里长,然后慢慢收网包抄,再用标枪杀死。
1958到1962年,5年时间,渔民们捕杀了200多头儒艮

澳大利亚海洋馆中的儒艮。| 国家地理图片集
1963年捕杀才被明令禁止;1992年广西合浦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确立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但研究员只在报告中听过,至今没见过哪怕一条活动的儒艮
目前,全球只有澳大利亚还有儒艮种群,虽然也遭到不断猎杀,有时还会在市场上公开贩卖,但最终是活下来了。
“如果我们可以人工培育海草床,就可以模拟儒艮的生活环境,引儒艮过来,做观察研究。”保护区副所长宁耘说。
但没有海草,“复活”儒艮都是枉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