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诸葛亮教你玩转《三十六计》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0: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葛亮教你玩转《三十六计》

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的超级军师,以其惊人的智慧和巧妙的计谋,在《三国演义》中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虽然《三十六计》成书于明代,比诸葛亮晚了几百年,但诸葛亮的许多计谋与《三十六计》中的策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是如何玩转这些计谋的。

01

空城计:最经典的 bluffing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诸葛亮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著名的“空城计”。当时,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直逼西城。西城内只有两千多士兵,根本无法与司马懿的大军抗衡。诸葛亮急中生智,命令士兵们藏起来,自己则带着两个小童登上城楼,弹起琴来。司马懿见状,怀疑城中有埋伏,竟然真的被诸葛亮吓退了。

这个故事与《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如出一辙。《三十六计》中说:“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性格,通过制造假象,成功地让敌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02

反间计:让敌人自己打败自己

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又玩了一次漂亮的“反间计”。当时,周瑜想除掉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但苦于没有机会。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心思,便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故意在周瑜面前说要用水军破曹,周瑜当然不相信,便让诸葛亮限期训练水军。诸葛亮却暗中让赵云假扮蔡瑁的部下,向蔡瑁传递假情报。蔡瑁和张允得知后,便向曹操报告。曹操听信了假情报,竟然真的杀了蔡瑁和张允。周瑜得知后,感叹道:“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这个故事与《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十六计》中说:“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操的多疑性格,通过制造假象,成功地让敌人自己打败了自己。

03

七擒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在平定南蛮的过程中,诸葛亮又玩了一次“擒贼擒王”的计谋。当时,南蛮王孟获多次侵犯蜀国边境,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征讨。在战斗中,诸葛亮多次生擒孟获,但每次都放他回去。最后一次,孟获被诸葛亮的智慧和仁德所折服,终于归顺了蜀国。

这个故事与《三十六计》中的“擒贼擒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十六计》中说:“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诸葛亮正是通过擒获孟获这个“贼首”,成功地瓦解了南蛮的反抗意志。

04

草船借箭:借力打力的典范

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又玩了一次“借刀杀人”的计谋。当时,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胸有成竹,他算准了第三天江面会有大雾,便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每只船上都扎满了草人。第三天,江面果然大雾弥漫,诸葛亮命船队驶向曹军水寨。曹军以为是敌军来袭,便万箭齐发。结果,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万支箭,还让周瑜惊叹不已。

这个故事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十六计》中说:“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军的箭矢,成功地完成了周瑜交给他的任务。

05

诸葛亮的智慧:超越《三十六计》

虽然诸葛亮的许多计谋与《三十六计》中的策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诸葛亮的智慧绝不仅仅局限于《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计谋往往更加灵活多变,更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比如在“空城计”中,诸葛亮不仅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性格,还巧妙地利用了音乐和气氛来增强效果;在“反间计”中,诸葛亮不仅利用了曹操的多疑性格,还巧妙地利用了赵云的演技来增强效果。

诸葛亮的智慧告诉我们,计谋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三十六计》只是一种参考,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计谋。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