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的权威诊断与治疗:一文读懂最新诊疗指南
慢性咳嗽的权威诊断与治疗:一文读懂最新诊疗指南
慢性咳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0%,占呼吸专科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慢性咳嗽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慢性咳嗽的定义和特点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慢性咳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胸片有明显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是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慢性咳嗽。
常见病因
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病因包括: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特点是夜间和清晨咳嗽明显,运动后加重,常伴有过敏性疾病史。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由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咳嗽常为干咳,多在白天发作。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常在餐后加重,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其他少见病因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等。
诊断方法
慢性咳嗽的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相关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咳嗽的持续时间、性质、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体格检查:检查鼻、咽、喉、气管和肺部情况,多数慢性咳嗽患者无明显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 X线胸片:常规检查,排除肺部病变。
- 肺功能检查:诊断CVA的重要手段。
-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诊断EB的重要方法。
-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评估气道炎症。
-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诊断GERC。
治疗原则
慢性咳嗽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似,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β2受体激动剂。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使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必要时进行鼻腔冲洗。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首选ICS治疗,疗程不少于8周。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使用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饱餐)。
家庭护理和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
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
结语
慢性咳嗽虽然常见,但病因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通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慢性咳嗽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