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与冯玉祥:一段军阀时代的恩怨情仇
石友三与冯玉祥:一段军阀时代的恩怨情仇
石友三与冯玉祥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典型的军阀政治缩影。石友三,这位被称为“倒戈将军”的民国将领,早年在冯玉祥麾下步步高升,但后来却多次背叛冯玉祥,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变色龙”。
从马夫到旅长:石友三的发迹之路
石友三,原名石德禄,1891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1912年,石友三投靠冯玉祥,在冯玉祥的部队里谋得差事。石友三很会逢迎,他给冯玉祥当马夫、当亲兵,时常围着冯玉祥转,不久就被提拔为营长。后来,石友三逐渐受到冯玉祥的赏识,成为混城旅长,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初次背叛:投靠阎锡山
1926年,冯玉祥因北京政变失败,被迫流亡苏联。当时驻守包头的石友三没有遵照命令与晋军作战,反而背叛了冯玉祥,率领部队投靠了阎锡山。这一举动,让冯玉祥大为震怒。
然而,冯玉祥在苏联期间,通过张允荣、萧材等人多次与石友三沟通,表示不计前嫌,并许以若干好处。在石友三父亲的严厉批评下,石友三勉强答应服从冯玉祥的命令,重新回到冯部。1926年10月8日,国民军联军总部迁至包头,石友三叛离阎锡山晋军,再度投靠冯玉祥。
防范与反叛:关系恶化
冯玉祥虽然接纳了石友三,但对他的反复无常心存戒备。为防止石友三再次叛变,冯玉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将石友三部编为总预备队,不让他与敌方接触
- 在援陕战役中,撤换石部参谋长和一些师、旅长,派高参李秉璇接替石部参谋长之职
- 对石友三部队进行整顿,严惩违纪行为
这些措施引发了石友三的不满。特别是在1927年春,石友三部下张凌云师长因沿途抢劫受到冯玉祥严惩,加上军中盛传石敬亭将代替石友三为援陕第五路总指挥,石友三心中更加惶惶不安。
再次背叛:中原大战中的倒戈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与阎锡山联合抗击蒋介石。此时石友三已拥有十万之众。在张学良出兵山海关支持蒋介石后,石友三再次展现出其善变本性,率领十万军队倒戈投降张学良,并通电全国拥护蒋介石。
这次背叛,直接导致了冯玉祥的失败。此后,石友三又多次背叛其他军阀,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投靠汪精卫和日军,最终在1940年被部下高树勋活埋,结束了其充满争议的一生。
石友三与冯玉祥的恩怨情仇,展现了那个时代军阀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石友三的反复无常,不仅让他失去了冯玉祥的信任,也最终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