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见植物激素有哪些种类?每类植物激素对作物生长各有哪些作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4: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见植物激素有哪些种类?每类植物激素对作物生长各有哪些作用?

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增收。目前农业上常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五类: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这些激素在作物体内自行合成,参与从播种发芽到成熟采收的全过程。当作物因内外因素生长不良时,可通过外源补充相应激素来调节生长发育。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类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赤霉素类植物激素

目前已知的赤霉素种类总共有120多种,但常用的主要有赤霉酸、GA3、GA4、GA7等几种,其中在市场上被称作920的GA3是最常见常用的种类。

赤霉素类激素功能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①对作物的种子发芽、雄花器官发育、果实生长、叶片变大、侧枝生长、茎节伸长、作物保鲜期延长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②对破除作物的种子、侧芽、块茎休眠,促进萌发具有积极效果;③能减缓或抑制作物的成熟与衰老。另外,对于作物因低温休眠、花期推迟或因环境原因开花不良的问题,使用适量的赤霉素,能够促使作物早开花、多开优质花。

赤霉素在低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可以和酸性、中性肥药一起使用,能够溶于丙酮、冰醋酸以及醇类有机溶剂,但难溶于水,也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赤霉素类激素虽好,但不可过多过量过频的使用,会降低作物的口感与品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味道淡化、果皮变厚。

二、生长素类植物激素

在几大植物激素中,生长素类植物激素枝最早被应用到农业上来的,常见的种类有萘乙酸、2,4-D、吲哚丁酸等。按照作物不同部位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根>芽>茎。

生长素类激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作物的植株器官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增加坐果、果实膨大发育、减少落花落果、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②能够促进扦插类枝条快速生根。

生长素也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浓度,低浓度使用具有促长效果,高浓度使用对作物生长抑制性影响。

三、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

作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根部根尖处合成(如玉米素、二氢玉米素、异戊烯腺嘌呤、玉米素核苷等),像它的名字一样,细胞分裂素类激素的主要是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同时对于诱导芽的分化发育、延缓植株衰老、消除植株顶端优势、提高坐果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高浓度使用可以促进芽形成,低浓度使用又可促进生根。但使用过多容易导致果实不耐储运,也容易造成畸形果的发生,同时对作物的不定根和侧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细胞分裂素能溶于强酸、强碱,目前市场常见的细胞分裂素类激素主要有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氯吡脲、噻苯隆、三十烷醇等,其中前两者活性最高,在市场最常见、也最常使用,在使用时应当按照先用酒精溶解、再用清水稀释的方法,为提高使用效果,可以在使用时加入适量的碱。

四、脱落酸类植物激素

脱落酸也叫脱落素或休眠素,作物体内的脱落素主要是在作物的根管和萎焉叶片中合成,是一种抑制作物生长的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种子萌发)。

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促使作物休眠、调节种胚发育、促进地下块茎膨大发育、加快作物脱叶果实成熟(如棉花、果树等)、控制作物旺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增加果实糖分积累等;另外,脱落素能够刺激作物产生更多的乙烯,进而起到催熟作物的作用,同时它对作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市场常见常用的脱落酸类激素主要有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S-诱导素、比久等。脱落蒜(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遇强光易分解,比较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等,但难容于苯、醚等物质。

五、乙烯类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的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在即将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比较多。因为乙烯是气体不利于使用,所以市场上一般使用的是乙烯制剂,比如说乙烯利、环己亚胺、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氨基氧乙酸、硫代硫酸银、硝酸银等,在使用到作物上以后,能促使作物植株释放出乙烯,达到使用目的。

在农业上使用最多最广的是乙烯利,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开花、诱导雌花分化、加快果实成熟、促进作物器官脱落。因为乙烯利属于强酸物质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另外,乙烯利使用不当,不仅容易造成田间残留、缩短农作物的储藏时间,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