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防感冒防鼻炎:2个关键措施+4个实用食疗方
霜降时节防感冒防鼻炎:2个关键措施+4个实用食疗方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随着天气转凉、秋燥加重,这时我们会特别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被燥邪影响的表现。本文将为您介绍霜降时节如何预防感冒和鼻炎,以及相关的食疗方法。
昨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北方的朋友迎来了降雨降雪,已经提前入冬,南方的朋友也马上要迎来降温天。这个时候,我们要做好防感防鼻炎、调补正气的的措施,为入冬做好准备。
霜降防感防鼻炎,要“防”也要“补”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而风大、寒重、燥深是霜降的气候特点,随着天气转凉、秋燥加重,这时我们会特别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被燥邪影响的表现。在气温逐渐下降的同时,我们体表的阳气逐渐内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患上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会进一步增大。
霜降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期,而感冒又是诱发鼻炎、鼻窦炎急性发作的一大因素,想要减少鼻炎的发作,我们就要做好2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防”。疾病的发作会消耗大量的阳气,影响阳气的冬藏,让我们在真正的严冬到来时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换句话说,霜降时面对节气的变化,我们提前做好准备,让身体免受寒邪、燥邪等侵扰,就是最好的防病手段。
第二件事,就是要学会“补”。民间有句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在冬季来临前抓紧时间调理体质,也可以让我们的抵抗力变得更强,让感冒、鼻炎、鼻窦炎少发作。
防感防鼻炎,做好2件事,防补两手抓!
01
防感冒、防鼻炎
“急则治其标,缓则补其本”,当我们的鼻炎、鼻窦炎处于发作期时,我们首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缓解症状、控制发作,减少疾病对我们正气的损害,其次感冒是诱发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鼻部疾病急性发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想要避免霜降时节鼻炎、鼻窦炎发作,首先就要预防感冒。
感冒和鼻炎鼻窦炎,最容易发生在身体受凉、疲劳导致的抵抗力下降之时。霜降时,要及时增添衣服保暖,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天气晴朗时,也要及时开窗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
有些朋友平时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手脚冰凉、感冒,在霜降时节也可以多用温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和阳气升发。
如果鼻炎、鼻窦炎已经发作起来了,我们就要遵医嘱用药,及时控制症状。想要食疗调理的朋友,也可以用苍耳通窍茶进行调理。
苍耳通窍茶
材料:苍耳子6克、辛夷花6克(包煎)、白芷5克、薄荷3克。
功效:祛风解表,通窍止涕。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适量,葱白3根,清水2碗,文火煎沸15分钟后趁热倒入杯中。待药液放温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2次,连续3天。
适宜:各类鼻部疾病急性期发作期。
禁忌:苍耳子有小毒,不宜长期使用;血虚气弱者不宜服用;蚕豆病不宜服用。
02
润燥、补正气
霜降后,一方面冷空气频繁,天气越来越冷,降雨减少,秋燥会越来越明显,并以凉燥为主。凉燥伤肺,就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干咳、皮肤干燥、大便不通等情况。另一方面,在气温逐渐下降的同时,我们体表的阳气逐渐内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出现手脚冰凉、怕冷怕风、易感冒等情况,因此调理肺脾、补足正气同样也很重要。
霜降时节想要润燥,我们可以多喝温水,也可以多吃百合、莲子、银耳、梨、藕、芝麻、核桃、花生等食物,来滋阴润肺,缓解秋燥。
银耳百合莲子粥
材料:粳米200克,水发银耳30克,百合30克,莲子30克。
功效:润肺生津,通便除烦。
做法:银耳提前用水泡发,所有材料洗净一齐下锅煮沸,改小火煮40分钟即成。
适宜:慢性咽炎缓解期、秋燥便秘、干燥性鼻炎患者,以及秋冬季节运动后解渴、解燥,保持肌肤滋润用。
服法:一周1~2次。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除了内调润燥以外,湿润鼻黏膜也是防肺燥的好方法。如果感觉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加湿器保湿,让空气湿度保持在40~50%左右。
洗鼻可以湿润鼻黏膜、冲走致病原、减轻鼻腔的炎症反应,也是润燥的好方法。洗鼻时,要选择3537℃的生理盐水,频率也不必太频繁,发作期时一周23次即可,缓解期如果鼻塞并不严重,也可以不洗鼻。
如果感觉洗鼻时鼻子很不适、无法坚持使用,也可以选择熏蒸疗法,熏蒸疗法也能起到湿润鼻黏膜、改善鼻塞、排出鼻涕的效果,还可以温暖鼻腔、减轻鼻黏膜对冷空气敏感的朋友的不适。
想要调补正气的朋友,首先要注意,如果鼻炎处于发作期时,这些补益的食物反而容易助长病邪,这时就不能用补脾胃的食物了,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要等消化好、无病痛时才能使用。如果鼻炎的症状消失了,可以选择一些温阳健脾的同时又能养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薏米、红枣、红豆、蜂蜜、粳米、扁豆、山药、小米、五指毛桃、大枣、山药、太子参和白术等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增强体质。在做法上,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汤或者粥,补充津液的效果会更好。
芡实辛夷粥
材料:芡实30克,辛夷花15克,粳米100克,盐适量。
功效:健脾祛湿,通窍固表。
做法:将辛夷花用纱袋包好,加适量水煮沸半小时后去渣取汁,再将淘洗干净的芡实、粳米放入药汁中,用文火熬粥,熬至米烂粥熟时,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用法:一周2~3次。
适宜:鼻炎、鼻窦炎患者缓解期可用,3岁以上可用,蚕豆病可用。
四神汤
材料:鲜淮山40克(干淮山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去心),陈皮6克,猪排骨150克。
功效:健脾补肺,祛湿益气。
做法:
1、把所有的备料洗净;
2、猪骨剁小块,入锅焯水备用;
3、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煲1.5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用法:鼻炎、鼻窦炎患者缓解期可用,一周1~2次。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