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千年药食同源的传承与创新
新会陈皮:千年药食同源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4月19日,新会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陈皮之都”称号,这标志着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瑰宝,新会陈皮不仅承载着近千年历史传承,更在现代科技创新驱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传承: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会陈皮,即晒干的橘子皮,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保健功效。其主要作用包括调理脾胃、祛痰止咳、抗炎与抗氧化等。此外,新会陈皮还具有健脾开胃、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多种功效,适用于多种健康问题。
新会陈皮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代。明嘉靖《新宁县志》(新宁,即今台山)和万历《新会县志》均有记载。清道光《新会县志》载:“果皮又以新会皮为尤佳。”新会陈皮不仅是中药材,更是江门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与武术、饮食、民俗等文化因素紧密融合。
江门中医药文化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江门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传统名茶有鹤山古劳银针、鹤山红茶、开平大沙茶、台山白云茶、恩平单枞茶等。江门人还创制出以杜阮凉瓜外婆茶和簕菜茶为代表的本地特色药茶。
独特品质: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与鉴别
新会陈皮具有独特的地理标志特征,与普通陈皮相比,其挥发油种类更丰富,香气独特且浓郁。正宗新会陈皮外表有猪须纹,内囊呈海绵状,油包颗粒大而稠密。此外,新会陈皮的香气醇厚浓郁,味辛、苦,过齿留香,还有回甘的口感。新会陈皮的挥发油种类丰富,香气独特,是复合型的香气。
外地假陈皮通常皮厚,油包小且少,有明显果肉瓣痕迹,内囊没有海绵状浮松,香气也很寡淡。选购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看果蒂是否完整,刮果皮闻香气判断年份,观察色泽是否自然统一等。
创新发展:科技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新会陈皮产业正朝着多元化、高质化方向发展。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营收超230亿元,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实现人均增收约2.2万元。新会陈皮从“一块皮”到“一条链”,再到“一个园”,新会区持续推进新会陈皮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之以恒优化产业布局。
新会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为目标,探索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多元化、高质化发展的科技兴园新路径。新会区去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庄松林开展产业与科研合作,共同建立新会陈皮太赫兹指纹数据库。新会陈皮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开发出多种衍生产品,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文旅融合:打造湾区特色产业新名片
新会陈皮产业正积极拥抱“大桥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4月11日,“深情有请 幸会新会”2024新会(深圳)文旅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成功举行。多个文旅综合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约26亿元。新会陈皮村已成为新会陈皮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为产业带来更多流量。
新会陈皮,这味传承千年的中药材,在新时代正以创新为翼,展翅高飞。从单一的种植加工到全产业链发展,从传统医药到文旅融合,新会陈皮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