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推荐的超级食物藜麦: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指南
联合国推荐的超级食物藜麦: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指南
联合国将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这种超级食物的生产与利用。藜麦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全营养食品”,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在恶劣条件下生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藜麦的种植技巧,帮助您掌握这种超级食物的种植要领。
藜麦的生长条件
藜麦对生长环境有特定的要求,了解这些条件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温度:藜麦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32℃。在河北坝上地区,6月1日播种时平均气温为17.77℃,出苗率为95.72%,而5月11日播种时平均温度仅为5.90℃,出苗率仅为6.58%。
海拔:藜麦适宜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种植。在青海海西州,藜麦种植地海拔达到3000米,品质与产量都有保障。
土壤:藜麦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但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8.5之间。土壤湿度至少应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4,以促进种子发芽。
种植技术要点
藜麦的种植过程可分为几个关键环节:
1. 种植准备
选地与整地:选择适宜的地块,播种前一周进行旋耕,深度不宜过深。使用镇压机协助旋耕作业,确保土壤疏松。
施肥:每亩施用40公斤农家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持藜麦的天然品质。
2. 播种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初至5月底,应选择有30毫米左右降雨量的时期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使用小型两腿杂粮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在1-2厘米,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400克藜麦拌1.4斤炒过的谷子。
3. 田间管理
锄草:藜麦需要人工锄草,不可使用除草剂。第一次锄草时要注意株距,留单苗,行距45-50厘米。第二次锄草时可进行根部培土,防止后期倒伏。
追肥与灌溉:原则上不进行追肥,但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可考虑追肥。有灌溉条件时,土壤干旱可在40-70天期间灌溉一次。
4. 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出苗阶段要注意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别是前茬作物为土豆的地块要防野猪。
绿色防控: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收获与储存
藜麦的生长期为100-130天,当种子变硬、指甲掐不动时即可收割。收割时需要准备塑料布,用于覆盖以防天气不好。山区可用镰刀收割,选择晴天进行。收割后若天气晴朗,可捆成小捆脱水,脱粒后及时晾晒,防止发酵变质。
藜麦的储存技术要求较高,建议采用低温保鲜方式。藜麦米的胚芽含有多种酶系,容易产生哈喇味,同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容易吸湿发芽和滋生微生物,因此储存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干燥和低温。
藜麦的营养价值与意义
藜麦的营养价值极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其主要营养特点包括:
蛋白质含量高:藜麦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4%,且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普遍缺乏的赖氨酸。
矿物质丰富:富含铁、镁、钙、钾、锌、锰等多种矿物质,其中铁含量尤为突出。
维生素含量高: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丰富。
低脂健康:藜麦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
藜麦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在干旱、盐碱等恶劣条件下生长,对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藜麦的种植还能改善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掌握上述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您将能够成功种植出高品质的藜麦,为餐桌增添一份健康美味的选择。藜麦的种植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更能为改善饮食结构、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