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鄞州”:品味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魅力
“ENJOY·鄞州”:品味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魅力
“ENJOY·鄞州”——这个充满现代感的文旅品牌,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着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作为“中国书法之乡”,鄞州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更保留着丰富的书法文化遗产。让我们跟随“四普”的脚步,一起探索这片充满墨香的土地,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阿育王寺:唐代碑刻见证千年文化
位于鄞州区东部的阿育王寺,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寺内珍藏的历代名家碑刻,见证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阿育王寺常住田碑》,这方刻于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的碑刻,不仅是宁波现存较为罕见的唐代碑刻之一,更在2023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碑文详细记载了阿育王寺的起源及其田亩产业情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另一件不容错过的珍品是《宸奎阁碑铭》,全称《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宸奎阁碑铭》。这方碑刻由北宋大文豪苏轼亲自撰写并书丹,不仅展现了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更记录了北宋高僧怀琏禅师的传奇故事。作为书法史、文学史、佛教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交往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天童寺:南宋“四绝碑”展现书法精髓
被誉为“东南佛国”的天童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更是书法艺术的宝库。寺内保存的《宋故宏智禅师妙光塔铭》碑刻,堪称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块刻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的碑刻,因四位名家的参与而被誉为“四绝碑”:
- 文章绝:由曾任参政知事的周葵撰文
- 篆额绝:贺允中篆额
- 书法绝:南宋状元张孝祥书碑
- 刻工绝:宁波南宋时刻碑名家陈奇、陈曦
碑文详细记载了宏智正觉禅师的生平事迹、禅法传承以及与当时名僧的交往,是研究宋代佛教史的重要资料。同时,张孝祥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宋高宗曾对其手迹赞不绝口。
天童森林公园:摩崖石刻展现文人墨客风采
位于鄞州区天童林场森林公园的飞来峰,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峰上保存的摩崖石刻,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风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代海派书画家王一亭的题诗:“太白山前万株松,亭亭雅有古人风。飞来何处点头石,不悟禅机心自空……”王一亭,这位浙江吴兴籍的著名居士,以其精湛的书画技艺闻名于世。
此外,著名爱国将领李根源的题字“民国十九年,来礼天童……”也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李根源作为中国同盟会首批成员,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沙氏故居:近代书法大家的摇篮
位于鄞州区的沙氏故居,是近代书法大家沙孟海及其四位兄弟的诞生地。这座二进四开间的砖木结构建筑,不仅见证了沙氏五杰的成长历程,更承载着中国近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轨迹。
沙孟海,这位被誉为“20世纪书坛泰斗”的书法大师,其作品雄浑刚健,气势磅礴。他兼擅篆、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更是独步一时。作为西泠印社社长,他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钱氏宗祠:沙孟海早期作品的保存地
鄞州横溪镇金山村的钱氏宗祠内,保存着沙孟海23岁时书写的《开通鄞大咸乡金山山道捐款碑》。这是目前已知沙孟海最早的一件碑刻作品,对于研究其书法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祠堂内还有钱罕所书的《开通金山山道记》,钱罕作为沙孟海的老师,是“浙东书风”的代表人物,其碑志文字每石皆有特色,深受后世推崇。
“四普”新发现:更多书法瑰宝等待探寻
近年来,在“四普”(全国石刻文物普查)工作中,鄞州区又发现了多处珍贵的书法遗迹。比如大嵩桥遗址保留的朱复戡题写的桥额,以及悟心洞南宋摩崖石刻,这些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鄞州的书法文化遗产。
“ENJOY·鄞州”,不仅仅是一个文旅品牌,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千年古刹,品味名家碑刻;可以登临飞来峰,欣赏摩崖石刻;可以探访名人故居,感受书法艺术的传承。鄞州的书法文化,就像一杯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所以,不妨趁着春暖花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书法文化之旅吧!在鄞州的古刹园林间,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体验“ENJOY·鄞州”带来的独特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