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园会:重庆园的山城魅力
成都世园会:重庆园的山城魅力
在2024成都世园会上,重庆园以其独特的山地特色和巴渝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展园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通过“山顶瞰、半山游、江滩汇”三层游憩空间,生动展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本土特色。重庆园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植物种类,还融入了现代智慧技术,如山地雨水循环技术和智慧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参观体验。重庆园的成功展出,彰显了成渝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
三层游憩空间:立体园林的创新演绎
重庆园的设计主题为“多彩山城,花满人居”,通过构建山顶瞰、半山游、江滩汇三层游憩空间,生动演绎了重庆的山城特色。园内设置了五彩台地花园、江滩草岸花园、渝派盆景花园、瞰花闲居花园、林下野趣花园五个主题片区,以及“江滩草岸”、“展望石阶”、“山城阳台”、“湖畔藤廊”、“花瀑弥香”、“松涛听流”、“双亭叠泉”、“花漫云台”、“林影探幽”、“湿地花溪”十大景点。
重庆园总设计师陶丽介绍,重庆园在设计时共构建了山顶瞰、半山游、江滩汇三层游憩空间,呈现立体、多维“站起来”的风景,生动演绎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本土特色及城市园林园艺发展成就。在展园布局上,重庆园打破了以往设置围墙或堡坎的围合方式,采用具有开拓进取意向的气势台阶,对外形成海纳百川、迎宾待客的开放雄伟之姿,内部形成山水相融、包容万象的巴适宜居之情。
重庆特色植物: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重庆园共栽植异龄乔木25种、灌木38种、花卉215种,全园绿地率达68.9%。在植物配置方面,重庆园提炼了重庆典型地带性植物特征。在这座富有巴渝特色的园艺展园内,既有桂花、茉莉、白兰花等香花植物让人“闻香”,又有长江奇石、跳舞草、痒痒树等供人“观奇”。
重庆园以“山水两轴,园艺六区,一环十景”的空间景观结构,共设置了五彩台地花园、江滩草岸花园、渝派盆景花园、瞰花闲居花园、林下野趣花园五个主题片区及“江滩草岸”、“展望石阶”、“山城阳台”、“湖畔藤廊”、“花瀑弥香”、“松涛听流”、“双亭叠泉”、“花漫云台”、“林影探幽”、“湿地花溪”十大景点。小桥、流水、瀑布、亭台、鲜花满“山”……踏入重庆园,一秒入画中。
智能化技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重庆园还运用了多项“黑科技”,如海绵体空间和智能化水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重庆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创新与成就。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管理效率,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参观体验。
重庆园的智能化水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园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园区还采用了海绵体空间设计,通过雨水花园、渗透性铺装等措施,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可持续的理念。
重庆园林:从世园会到城市公园
重庆园的成功展出,不仅展现了重庆园林设计的创新性,也体现了重庆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的成就。重庆的公园特色鲜明,其中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代表性。
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与茶园新城区之间,重庆市南岸区境内,是城市中的森林公园。其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多种景观资源为补充的风景资源体系。公园内山岭纵贯屏列,峡谷险峻幽深;岩溶地貌遍布,长江三面环绕,森林修竹堆绿耸翠,花卉草木争奇斗艳,宫观古刹巍峨,历史遗迹众多,抗战文化深厚,巴渝文化独特,都市高楼鳞次栉比,山城夜景辉煌美丽。该公园还是重庆市主城区的绿色屏障、天然氧吧、山城花冠、避暑胜地和都市生态旅游的明珠。森林公园多样的生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人们了解生物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之一。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3.3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7.2℃;距重庆主城160公里,距武隆城区28公里,包茂高速、渝怀铁路横贯武隆全境,仙女山机场距离森林公园5分钟车程,渝湘高铁即将开通,其交通十分便捷。森林公园内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完善,有星级标准酒店4家,农家乐13家。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600余种,包括华重楼、球药隔重楼、七叶一枝花、蛇足石杉、绿花杓兰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脊椎动物100余种,包括豹猫、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红交嘴雀、金胸雀鹛、赤尾噪鹛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公园依托各类资源开发景点20余处,开展有夏季及冬季特色旅游活动20余项:或观日出、云海,或踏雪、跑马,或科考探险,或摄影写生,或远观珍禽异兽,或近听幽谷鸣泉。
重庆园在成都世园会上的成功展出,不仅展现了重庆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也为重庆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未来,重庆将继续秉持“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理念,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