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牌坊文化:家族荣耀的不朽丰碑,雕刻艺术的永恒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0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牌坊文化:家族荣耀的不朽丰碑,雕刻艺术的永恒瑰宝

牌坊,作为中国独特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价值。从北京十三陵的大红门前石牌坊到安徽歙县的许国石坊,从山西介休的太和岩牌楼到四川隆昌的石牌坊群,每一座牌坊都凝聚着工匠的智慧,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国宝级牌坊,感受它们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

牌坊,与民居、祠堂、寺庙、书院、会馆、园林、古塔、古桥、古城墙等,共同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十绝”。

牌坊,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属于中国特色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一,古代官方称为牌坊,而民间则称为牌楼。

从牌坊的建筑艺术价值看,其自成一派,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牌坊都是一件雕刻艺术品。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欣赏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牌坊文化和艺术吧。

01 中国最大牌坊:北京十三陵大红门前石牌坊

建于明朝1540年,距今480余年。这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超大石坊,宽35米,高16米,是现存最大的石牌坊,巨大的汉白玉石构件和精美的石雕工艺堪称一绝。

2003年作为明十三陵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2 东方凯旋门:安徽歙县许国石坊

它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八角楼”形制的牌坊,立于明朝1548年,距今475年历史,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学后臣”题字

“鱼跃龙门”浮雕

“双豹(报)喜(鹊)”浮雕

许国石坊八柱,形成四面围合,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牌坊选用的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

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石坊遍布雕饰,梁枋两端浅镌如意头,缠枝、锦地开光。中部菱形框内为深浮雕,如“巨龙飞腾”、“瑞鹤翔云”、“鱼跃龙门”、“威凤祥麟”、“龙庭舞鹰”、“三报喜”、“麟戏彩球”、“凤穿牡丹”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今它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

03 徽派牌坊艺术代表:安徽黄山西递村石牌坊

这座石牌坊屹立在安徽西递村的村口,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的标志性建筑。

它建于1578年明朝,距今445年历史,是“胶州刺史”、“荆藩首相”胡文光的功德坊。

该牌坊四柱五檐,全石构造,饰以典型的徽派石雕,图案精美,寓意深刻,是牌坊之乡古徽州石牌艺术的代表。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作为西递宏村的组成部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4 最出名的牌坊:安徽黄山棠樾牌坊群

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建于1420-1820年之间,先后历时400年。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牌坊群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及人文历史。主人为徽州望族鲍氏家族,在棠樾古村繁衍生息了八百多年。

慈孝里坊
鲍灿孝行坊
鲍逢昌孝子坊
鲍文龄妻节孝坊
鲍文渊妻节孝坊
鲍象贤尚书坊

这期间,忠臣孝子辈出,义夫节妇如云,将家族的七个故事搭建成七座牌坊。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称鲍氏家族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

05 凡仙分界之门:武当山“治世玄岳”牌坊

民间称其为“仙门”,“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

它是武当山第一道门户,庙宇牌坊的代表。建于1552年,距今470余年历史。

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神道,是提醒香客抖擞精神,虔诚奉神重要关口,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石坊上还饰有八仙人物和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有蝙蝠喻为福,反映了明皇室对道教之信仰。这些装饰雕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为明代石雕艺术的典范。

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6 中国石牌坊之冠:隆昌石牌坊群

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市境内,隆昌市在明清两代就有“驿道之县、青石之城、石牌坊之乡”的美誉。

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这些牌坊均建造于清1838-1887年间,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坊群主要分布在城区南北二关的古驿道上,远远望去,鳞次栉比,气势恢宏。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全国罕见。

郭陈氏节孝坊
牛树梅德政坊

最早的“郭陈氏节孝坊”,为清朝道光皇帝降旨旌表的节孝妇郭陈氏而建的,距今已有185年历史。

07 琉璃艺术巅峰:山西介休市太和岩牌楼

该牌坊是目前全国民间存世罕见的琉璃牌坊,建于1897年清光绪年间,距今126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牌坊为三门四柱三楼头,单檐歇山顶结构,几乎所有构件都是用琉璃镶砌而成,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性代表作。

主楼斗拱为一跳五踩仿木琉璃斗拱;次楼斗拱为一跳三踩仿木琉璃斗拱。主楼与次楼的斗拱中均设琉璃匾额,其屋面用黄色与蓝色的琉璃瓦,在主楼的上面拼出“回”字图案。

釉色以黄、绿、蓝三彩为主,间或配以白、紫、黑、绛等色。整座牌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璀璨夺目。

08 现存最早的石牌坊:浙江的庙沟后石牌坊和横省石牌坊

庙沟后石牌坊

两座牌坊属于典型的陵墓坊,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建于南宋至元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牌坊,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时檐顶只存三分之一的横省石坊

这两座石牌坊是我国木牌坊向石牌坊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无论从结构还是细节上看,都是仿木结构的杰作。

发现时檐顶只存三分之一的横省石坊

它的与明清时期修建的石牌坊有很大不同,但与宋代的《筑法》基本一致,由此表明两座牌坊正处于从木质到石质的过渡时期。

09 中国第一砖坊:山东淄博四世宫保坊

四世宫保坊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始建于明万历1619年,距今400余年历史。

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而敕建,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牌坊因一并追封王象乾曾祖、祖父、父亲三人功绩而被称为“四世宫保”牌坊,是古代功德牌坊的代表。

砖坊顶脊上的“麒麟驮宝瓶”

该坊为砖石结构,以砖为主。坊高15米,面宽9.2米,进深3.3米,是一幢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的杰作,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古雅秀丽,被称为“华夏第一砖坊”。

10 科举成就坊代表:梅州父子进士牌坊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朝万历1610年,距今410余年。

它是明朝政府为表彰当地饶相、饶舆龄父子同中进士而建的纪念性建筑。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座三间五楼花岗岩石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

父子进士牌坊旁边有关岳庙和两个清代贞节牌坊

父子进士牌坊中间有一横匾,正反面分别雕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

石雕图案寓意深刻,亭盖、横匾石梁饰以“双龙腾云”、“双龙戏珠”、“双龙衔花”等图案。两侧小门顶端饰以“双狮滚球”、“花鸟动物”图案。

整个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雕刻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当我们欣赏这些牌坊时,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它们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座牌坊,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些深植于心的文化记忆,将永远熠熠生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