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四个一”模式:特困人员慰问活动的成功秘诀
南安市“四个一”模式:特困人员慰问活动的成功秘诀
南安市创新推出的“四个一”模式,为特困人员慰问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不仅确保了活动的高效执行,还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使得困难群众得到了切实的帮助和支持。
一次专题会议:统筹部署,明确职责
2025年春节前夕,南安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议,由分管副市长主持,明确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在关爱困难群众方面的重要职责。会议要求各乡镇(街道)组织镇、村干部、老年协会等全面摸清困难群众名单,引导更多社会慈善力量参与春节慰问活动,以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
一次全面摸底排查:精准识别,贴心关怀
南安市政府向各乡镇(街道)发出摸底通知,要求全面排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以及无人照料的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经过细致排查,发现各类救助需求如下:
- 教育救助需求:15户
- 医疗救助需求:2068户
- 就业救助需求:85户
- 住房修缮需求:15户
- 生活照料需求:799户
此次摸底排查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确保了救助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场举牌启动仪式:汇聚合力,共践助人之道
2025年1月10日,南安市举行新春慰问困难群众举牌启动仪式。来自全市的43个爱心慈善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和爱心人士代表依次登台举牌,展示捐赠金额。此次活动筹集的总金额达584.2万元,计划帮扶慰问困难群众1.15万人。
集中走访:领导干部走近群众,传递温暖
南安市四套班子领导按照预定安排,分赴全市26个乡镇(街道),走访低保户及困难家庭。在每一个探访过程中,干部们不仅为困难群众送上新年的祝福和慰问金,更细致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经济来源和生活情况。截至目前,已成功慰问6705人,发放慰问金376.44万元。
创新模式,成效显著
南安市通过“四个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救助效率,还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环境。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与支持。
政策支持,保障有力
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南安市对医疗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
- 第一类: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 第二类: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等
- 第三类: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员等
- 第四类: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
- 第五类: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
各类救助对象均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权益。同时,南安市还建立了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确保救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社会意义与推广价值
南安市的“四个一”模式,为其他地区开展特困人员慰问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救助效率,还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环境。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南安市的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救助中的难点问题。这一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以期为更多困难群众带去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