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神在当代英雄身上传承
岳飞精神在当代英雄身上传承
岳飞,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以其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不仅是岳飞一生的座右铭,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岳飞的精神依然在许多当代英雄人物身上得以传承。
抗震救灾中的小英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无数生命陷入危难。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的废墟中,一个年仅8岁半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精忠报国”。
他就是林浩。地震发生时,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但未来得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8岁半的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伤痕。
林浩的英勇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被中央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与姚明一起引领中国代表队入场,成为奥运历史上最矮的旗手。林浩的事迹,正是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公安战线的“铁手神探”
在和平年代,公安干警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在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有一位被誉为“铁手神探”的民警,他就是刘亚斌。
刘亚斌生前是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网警大队的队长。他从事公安工作16年,直接侦破案件500余起,抓获嫌疑人800余名。他创新研发的多个软件系统在全省推广应用,为信息化破案开辟了新路径。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最终夺去了他的生命。2021年5月4日,刘亚斌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42岁。
刘亚斌的事迹,展现了当代警察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这是对岳飞精神的最好传承。
洪水中的“逆行者”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在中国安能集团唐山分公司,有一位工程师在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他就是张陶陶。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张陶陶临危受命,带领抢险队奔赴灾区。他连续奋战半个多月,辗转多地执行抢险任务。在涿州,他带领队伍成功封堵决口;在廊坊,他指挥机械操作手精准投放石料;在天津,他参与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最终,他因表现突出,被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等功”。
张陶陶的事迹,展现了当代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这是对岳飞精神的最好传承。
岳飞精神的当代传承
从抗震救灾的小英雄林浩,到公安战线的“铁手神探”刘亚斌,再到洪水中的“逆行者”张陶陶,这些当代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岳飞精神的传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精忠报国”,什么是“尽忠报国”,什么是“军纪严明”,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严以律己”。
岳飞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新时代,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