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十三章:教你如何做到宠辱不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十三章:教你如何做到宠辱不惊

引用
光明网
7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12/28/content_37765494.htm
2.
https://4g.dahe.cn/news/202406241776028
3.
https://www.5000yan.com/13.html
4.
https://www.chem.pku.edu.cn/xyxw/160218.htm
5.
http://gjlzxh.com/dxbk/
6.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fedade362c8e.aspx
7.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35083658667543756848480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是《道德经》第十三章中的经典语句,老子通过“宠辱若惊”和“贵大患若身”两个概念,揭示了人面对荣辱得失时的普遍心态,并提出了超越这种心态的方法。

01

宠辱若惊:荣辱观的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宠辱若惊”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指出,健康包含“健”与“康”两个意涵:健是亢奋、强壮,康是平顺、和谐。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致中和,避免偏执、极端化。这种理念与“宠辱若惊”所强调的平衡心态不谋而合。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荣誉,却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老子提醒我们,无论是得到宠爱还是遭受耻辱,都不应该过分在意,因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外在表现,真正的价值在于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独立。

02

实践案例:北大学子的毕业启示

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学院党委书记裴坚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了“宠辱不惊”的理念。他鼓励毕业生们在面对未来的人生挑战时,要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不因外在的成败得失而动摇内心的信念。

裴坚教授指出,作为北大人,不应该将“北大人”的标签视为一种光环,而应该将其理解为“兼济天下”的担当和作为。这种理念与老子所强调的“无身为上”不谋而合:只有超越对自我的执着,才能真正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03

现实意义:面对压力的智慧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工作上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社会地位的追求……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内心的负担。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宠辱不惊”,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在面对这些压力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宠辱不惊”并不是让我们对一切都不在意,而是教会我们在面对外在的评价和得失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正如王一方教授所说,健康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我们需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平衡,在得失中保持平和。

04

结语:寻找内心的宁静

《道德经》第十三章所传达的“宠辱不惊”理念,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

老子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功,而在于如何在面对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屈辱时,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真正的自由与洒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