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了,如何吃得健康又开心?
春节来了,如何吃得健康又开心?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团圆时光。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很多人会担心体重增加的问题。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春节期间的餐餐美食,往往让人难以控制食欲。但专家建议,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过度进食给肠胃带来负担,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更要注意控制饮食量。
在食物选择上,应遵循“三多三少”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大鱼大肉;多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如鱼肉、虾肉、鸡肉,减少高脂肪的畜肉摄入;烹饪方式上多采用清蒸、水煮、炖等健康方式,避免油炸、油煎。
主食方面,要注重粗细搭配。除了传统的精白米面,还可以适量增加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薯类(如红薯、山药)。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
在饮酒方面,要特别注意适量。成年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建议选择低度酒,避免高度烈酒。同时,正在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人绝对不能饮酒。
适量运动,促进消化
春节期间,由于长时间的室内活动和饮食过量,很容易导致身体的代谢减缓和免疫力下降。因此,专家建议,市民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或者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充分地热身,准备活动不少于五分钟,使身体尽快进入一个运动的状态。
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天主要肌群强化运动。饭后散步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既然是放假,就没必要流汗或做高强度的有氧运动,20分钟左右轻松愉快的散步就能帮助你降低假期饮食的负担,所以饭后记得拉上亲朋好友一起出去散步,还能增进感情呢。
心理调适,健康饮食
除了饮食和运动,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采用“正念饮食”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食量。具体方法包括:
觉察要吃的食物:在开吃之前浏览一下所有的菜肴,大概知道自己要吃什么,就可以避免先吃了许多仅用来饱腹而非自己确实想要品尝的食物了。
放慢吃的速度:狼吞虎咽不仅显得粗鲁,也会导致饱腹感的延迟,从而饮食过量。有研究证实使用非利手吃饭可以减少30%的热量摄入,尤其是用叉子或调羹时,比如右利手的人用左手喝汤等,速度肯定比使用右手慢一些。在餐桌上,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多咀嚼几次再吞咽,时不时地放下筷子再咀嚼或聊天,面对食物微笑等方式暂停或减慢自己吃的速度。
专注于吃的行为:研究表明站着吃饭会多吃5%的食物,同看电视一样,站立也会分散注意力,因此,要坐着吃饭啊。
此外,饭后散步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既然是放假,就没必要流汗或做高强度的有氧运动,20分钟左右轻松愉快的散步就能帮助你降低假期饮食的负担,所以饭后记得拉上亲朋好友一起出去散步,还能增进感情呢。小编特别提醒,不要边走边玩手机,否则即使肩并肩,依然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啊!
其他健康小贴士
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毫升的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
注意食品安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腊肉、熏制食品。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糖尿病患者:控制食物总量,按照先菜后肉再主食的顺序进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食要“三低”(低脂、低盐、低糖)和“三多”(多蔬菜、多大豆食品、多鱼类)。
- 胃肠疾病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保持身体健康。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