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保护你的个人身份信息?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保护你的个人身份信息?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dbappsecurity.com.cn/content/details284_6062.html
2.
https://nordvpn.com/zh/blog/shenme-shi-shenfen-daoqie/
3.
https://china.bnpparibas.com/zh/anti-tele-fraud/
4.
http://www.qingtian.gov.cn/art/2024/2/4/art_1229384034_500670.html
5.
https://fgw.sh.gov.cn/ys-gjmy-1.2.3.2.1-h5/20240314/8f02e20a139f414097238a53081780f3.html
6.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11/07/can-someone-steal-your-identity-with-your-id/
7.
https://www.eastwestbank.com/cn/privacy-and-security/how-to-prevent-identity-theft
8.
http://us.china-embassy.gov.cn/lsfw/lsxz/lstx/202410/t20241021_11511009.htm
9.
https://wxb.xzdw.gov.cn/wlzl/202403/t20240301_446085.html

01

从最新案例看身份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2024年5月,江苏无锡的王先生收到一条声称可以提供低息贷款的短信。他点击链接下载了一款贷款APP,并按照指引填写了个人信息。然而,在尝试将贷款提现至银行卡时,系统显示“银行卡有误”,平台客服告知他需要缴纳“解冻费”。王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6万余元后,却发现贷款始终无法提现,最终意识到自己被骗。

这个案例揭示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群体占比高达62.1%。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等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已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02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 公开透明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处理规则,保证信息准确,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 告知-同意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业和机构,也为我们个人提供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指导思路。

03

身份盗窃的常见方式

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是防范身份盗窃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份盗窃方式:

  1. 数据泄露:黑客通过入侵公司数据库获取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在暗网上被低价出售。

  2. 不安全的浏览:访问不使用HTTPS的网站或使用公共Wi-Fi时,个人信息可能被窃取。

  3. 改号诈骗:诈骗者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来电显示,冒充银行或其他机构工作人员,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

  4. 邮件窃取:通过非法获取实体邮件或利用钓鱼邮件,诈骗者可以获取信用卡账单、银行对账单等敏感信息。

  5. 卡片侧录:在ATM机或POS机上安装读卡设备,窃取银行卡磁条信息。

04

实用防护措施

  1. 技术防护手段

    • 使用可靠的VPN服务保护互联网连接
    • 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
    • 为不同账户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 启用双重验证(MFA)增加账户安全性
  2. 安全浏览习惯

    • 避免访问不使用HTTPS的网站
    • 不要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
    • 注意域名的正确性,警惕“误植域名”攻击
  3. 个人信息管理

    • 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 定期检查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异常变动
    • 对可疑电话和邮件保持警惕,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4. 防范社交工程诈骗

    • 对声称来自银行或政府机构的电话保持谨慎
    • 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
    • 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请求,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05

总结与建议

个人身份信息保护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通过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常见诈骗手法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身份信息被盗用的风险。同时,建议大家关注国家反诈中心等官方渠道发布的最新诈骗预警,提高防范意识。记住,保护个人信息不仅是保护自己的隐私,更是维护自身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