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已悄然年轻化,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骨质疏松已悄然年轻化,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骨质疏松症,这个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疾病,实际上已经悄然年轻化。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近1亿,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患者,占所有骨折患者的比例超过9%,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严重,老年人在初次髋部骨折后,3个月内死亡风险增加5—8倍,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比例高达20%,且约一半的存活者生活无法自理。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大幅攀升,但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却偏低。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它被称为“寂静的杀手”的原因。但随着病情进展,以下症状可能逐渐显现:
- 疼痛:腰痛、背痛、颈部痛
- 脊柱变形:身高缩短和驼背
- 呼吸功能受限:因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而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
- 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
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生活方式调整:适量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天运动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可以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从而降低骨折风险。同时,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消瘦。
合理膳食:确保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人体内约10%的维生素D通过食物摄入,其余90%需通过晒太阳获取。如果生活中无法保障充足的日照时长,可以考虑额外补充适量维生素D片剂或胶囊。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及有家族史的人群。骨质疏松的预防应该贯穿一生,预防重于治疗。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健康。
公众认知误区
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事实上,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年轻时就开始。骨量的峰值通常在30岁左右达到,之后逐渐下降。因此,年轻时积累足够的骨量对于预防老年时的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虽然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但单纯补钙并不能完全预防骨质疏松。还需要配合维生素D的摄入,以及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不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专家建议
2023年发布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指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策略。对于高骨折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等药物。同时,强调了生活方式调整和营养补充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