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祛风湿神器:海风藤
冬季祛风湿神器:海风藤
冬季是风湿病的高发季节,寒冷和潮湿的天气容易引发或加重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在中医领域,有一味药材被誉为"冬季祛风湿的神器",它就是海风藤。
海风藤:独特的祛风湿功效
海风藤,学名Achyranthes aspera,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因其名字中的"海风"二字,寓意其生长环境多为海边或潮湿之地。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药用,以其独特的功效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海风藤的主要功效在于祛风湿和通经络。它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缓解肌肉酸痛,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关节炎、风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舒筋活络作用。此外,海风藤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帮助改善神经紧张,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科学验证与应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海风藤的确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抗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然而,尽管传统上认为其疗效显著,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循医嘱,尤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海风藤是四季常绿的一种攀缘藤本,多分布在低海拔的林木中,全株有特殊香气。其采集方式极为简单,通常是在夏季和秋季两季进行采收,除去根叶,晒干,切成厚片。药材主产于福建、海南、浙江等地。
名医医案:海风藤的临床应用
京城名中医魏龙骧(1911~1992年)晚年时,虽已体衰,但思路清晰。老伴说:"以后(家人)得了感冒什么的,你留下几个小方子吧。"魏老遂在旧日历的背面,用苍劲的笔,写了数帧家用自疗方。其中一方主治"风湿关节痛",是以海风藤为主药的,组方如下:海风藤15克,秦艽15克,千年健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15克,防己3克。此记录在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魏龙骧》中。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海风藤的使用方法多样,既可以煎煮内服,也可以外用研粉调敷患处。内服时,一般用量为6~12克,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外用时,可将海风藤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温水或药酒调和后敷于患处。
然而,海风藤并非适合所有人。孕妇、儿童以及过敏体质者需避免使用;心脏病患者、感冒期间及月经期女性不宜服用。此外,由于海风藤性温,对于体内有热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食疗推荐:三藤蹄筋煲
三藤蹄筋煲是治疗风湿病的传统药膳之一,由海风藤、络石藤、黑古藤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所致的肢体麻木、疼痛。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 将海风藤等药材放入砂锅中,加水浸2小时,水煎取汁两次,合并药液备用。
- 蹄筋上蒸笼4小时,取出后再用冷水浸2小时,去筋膜。
- 火腿切丝,蘑菇水发后切丝,生姜切片,葱切段,蹄筋切节,鸡肉剁成小块。
- 将蹄筋、鸡块、牛膝片放入蒸锅内,周围撒上火腿丝和蘑菇丝,倒入煎好的药汁,连同生姜、葱段、胡椒粉、黄酒、精盐上笼蒸1小时。弃去牛膝,吃蹄筋,喝汤。
此药膳方由治风湿名医石广济老先生流传下来,但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冬季风湿病的防护
除了使用海风藤等药物治疗外,冬季预防风湿病复发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防寒保暖:出门要多穿衣,戴上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接触冷水、冷物。不要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平时可以热水泡手、泡脚,多饮开水以增加新陈代谢。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天气晴朗时可以户外多晒太阳,这样有利于自身维生素D的产生,促进钙质吸收。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尽量在太阳可以直射的地方,每天晒半小时左右即可。
健康饮食:冬季人体要消耗更多能量来抵御严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要留意营养的全面吸取,避免营养不良造成的身体不适。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大豆制品,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少食甜食、辛辣刺激食物和生冷硬食物。
合理锻炼:适当锻炼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冬季锻炼时,可选做五禽戏、打太极拳、慢走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遇到大风降温或雾霾天气,不要到室外锻炼,可以在室内进行小幅度的运动。
遵医嘱服药:"出现症状就吃药,症状缓解就停药"这种不规范的服药方式既会降低疗效,还会耽误病情治疗!对于,正在服药治疗的患者,即使关节疼痛缓解,也应遵医嘱持续用药,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反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于已停药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服用少量药进行提前预防调理,增加抗病御邪能力,用短时间的调理换来长时间的健康!
海风藤凭借其天然的药用价值,成为了一种值得信赖的健康辅助品。然而,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其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在日常保健中,合理搭配其他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益处。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不妨尝试发掘并利用大自然的馈赠,海风藤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宝藏植物,它静静地等待着,在我们寻求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发挥它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