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遇见孔子 | 四时之美:雨水——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遇见孔子 | 四时之美:雨水——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92675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这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寒冷逐渐消退,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本文将从自然现象、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等多个角度,为您展现雨水节气的独特魅力。


雨水

《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节的喜庆氛围尚未结束,我们就又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交节,今年则是2月19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冰雪渐渐消融,东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更多的降雨。

初春的雨多为小雨或毛毛细雨,随着春风在空中轻柔地飘洒,悄悄地滋润万物。在春雨的润泽下,泥土肥沃蓬松,草木悄悄萌芽,越冬的油菜和麦苗返青了,冬眠的动物也伸展腰肢,蓄势待发。

雨水时节,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逐渐在广袤的大地呈现。

陆遵书“绿筠春树”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绘树木槎丫,嫩芽新吐,修竹叶茂,翠色欲滴。山石杂草,赭墨渲染,烘托春意。款署“绿筠春树 辛卯小春月写 陆遵书”。白文印“陆遵书印”,朱文印“即仙”。作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树木细笔皴擦,绿竹繁茂,虚实相生,构图饱满,营造了山林幽深恬淡的景象。

陆遵书,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即仙,号芙苑、扶远,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以画钦取内廷侍值,工山水花木。

物候现象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大约持续十五天,又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雨水三候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一候的时候,冰消雪融,水温渐渐上升,鱼儿纷纷往上游,于是水獭开始大肆捕鱼了,吃不完的鱼儿被放到岸上,看起来像在祭祀一样;二候的时候,大雁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的时候,气温进一步回升,草木开始抽出嫩芽。

白地暗花彩绘鱼藻纹碗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雨水花信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雨水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杏花是春天的使者,在十二月花神中,杏花被誉为二月花神;因杏谐音“幸”,在传统文化中,杏花象征着幸福。

杏花还是中国教育的象征。相传孔子曾于杏坛设立讲堂,有教无类,吸引四方弟子云集。“杏坛”是一个开放的授课场所,只要一心向学都可以学习求教、聆听教诲,所以杏坛也成为孔子教育精神的象征。后来,凡是讲学的地方都被称为杏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教诲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明 孔子博物馆藏

明代孔子杏坛讲学图轴,彩绘孔子于杏坛讲学,四弟子端坐受教时的情景。孔子正面端坐,四弟子分坐于两端,认真聆听孔子讲学。屏风后一株高大的杏树枝繁花盛,给严肃的讲学场面增添了生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雨水时节,烟雨蒙蒙,草木萌发,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迎着料峭的春寒绽放,天地间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何不走进大自然,去尽情感受早春的气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