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春节主题展”:家庭和睦的传统智慧
“过年——春节主题展”:家庭和睦的传统智慧
“过年——春节主题展”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通过展示1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300余件国家级、省级非遗作品,深入挖掘春节蕴含的历史文化意蕴。展览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为主题线索,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回家过年”氛围。特别是关于家庭和睦的展示部分,揭示了许多促进家庭和谐的小窍门和传统智慧,值得一看。
家庭和睦是春节的核心主题
在展览的“欢聚祝福”单元,重点展现了家庭团聚的主题。展厅里还原了一个传统的家庭院落,门口贴着崭新的桃符,屋内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这个单元通过展示除夕夜祭祖守岁、阖家团圆等场景,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传统习俗中的家庭智慧
展览中展示的许多非遗项目都蕴含着家庭和睦的智慧。比如来自浙江乐清的首饰龙,这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饰龙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在元宵节期间,当地人会扛着首饰龙巡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集体性的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向往。
两岸一家亲的文化纽带
展览还特别展示了福建晋江与台湾嘉义东石村的元宵灯俗。两地共有一种独特的元宵灯俗,世称“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两地新婚夫妇会将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内,并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这一习俗反映了两岸东石人对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的热切期盼,是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互动体验中的文化传承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春节文化,展览设计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在展厅里,观众可以参与京西太平鼓的体验,亲手制作年画和剪纸,品尝各地特色美食,欣赏非遗展演。这些互动活动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通过“过年——春节主题展”,我们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更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和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温这些传统智慧,对于促进当代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