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湛江年例:回村的诱惑,不只过年才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湛江年例:回村的诱惑,不只过年才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7-10/detail-inccsatx2570797.d.html

在湛江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年例民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吴川的元宵节到遂溪的北坡游鱼,从糖祖习俗到千鸡宴,这些丰富多彩的年例活动不仅展现了粤西地区的民俗特色,更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什么是年例?

年例是粤西地区民间独特的节日庆典,因一年一例(次)而得名。通常,年例内容包括做年例、看年例和吃年例。做年例包括游神、摆盅拜神及搜捕等活动;看年例是指看飘色、泥塑、花桥,看醒狮、舞龙、粤剧、杂技、木偶戏、傩舞等娱乐观赏性活动;吃年例是指拜神结束后进行的饮宴活动。

每个片区或村镇,均以约定俗成的农历某日作为该地的年例,大多集中在正月,也有不同的,例如把晚稻收割完毕后的“收镰日”作为年例,还有崇敬关公的村,将农历五月关公诞辰作为年例日期。因而几乎每个月都有村在做年例。

年例中的祭祀与艺术

年例中最隆重的是祭祀活动,由此延伸出盛大的游神仪式,更滋养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游神仪式在白天举行,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须按约定时间在神庙集合,上香、行礼后,燃放鞭炮,随后游神开始。纸船、锣、灯笼、肃静回避牌、神轿、八音班、飘色队、陶鼓队、舞狮队、土地公、大头佛、大鼓等依次排列,游神队伍按照一定的路线穿行于大街小巷,人们在自家门前或在某一事先安排好的祭拜点摆设供桌,在游神队伍到来时燃放鞭炮。游神结束之后,还要唱大戏娱神,一般连演三天。

年例宴请与亲情凝聚

年例宴请也是亲朋故旧相聚团圆、联络感情、敦亲睦族的机会。

每家年例宴规模大小不一,少则一二十人,多则成百上千,客人多时会在院子里临时搭建野灶,全家动手烧火做菜;也有人家邀请宾馆大厨,其烧制的菜品丰盛,做法讲究。客人通常会带些饮料、果品之类的伴手礼,还可以呼朋引伴一起前往,无论是亲朋故旧,还是初次见面的客人,主人都会热情招待。

吴川元宵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盛典

湛江以吴川市的年例庆典较有代表性,吴川年例于2013年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光绪年间的《梅菉志》记载了吴川年例的情形:“二月祭祀,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这说明当时吴川的年例已经非常隆重。

在吴川,每逢元宵,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元宵活动内容包括游神、开灯、舞狮舞龙、放烟花、过花桥、爬花塔、看泥塑、游飘色、演戏等,其中的重头戏是“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游行队伍常常达数里之长,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2000年,原文化部授予梅菉街道“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此后,吴川市把元宵节正式定为“吴川元宵民间艺术节”,逐步把梅菉的活动推广为全市民众闹元宵的活动,如今吴川闹元宵活动已闻名遐迩。

遂溪北坡游鱼:三百年的文化传承

遂溪北坡游鱼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北坡游鱼又称鱼灯,每年大年初三过后,北坡老圩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备竹篾、做鱼灯,为游鱼活动做准备。鱼灯制作分为扎鱼、糊纸、彩绘、安装等工序。具体为先用竹篾绑扎好外形,再拿纸或布糊裱,以彩色颜料着色和手工绘制鱼鳞,鱼灯内放蜡烛或小灯泡照明。

目前,北坡鱼灯已由最初单一的鲤鱼灯,演变出以蛟鱼、斑鱼、虾、青蛙等各类动物及十二生肖等五六十种动物形象制作的鱼灯。

正月十五一早,村民们会先到二圣庙、华光庙、白马庙、土地庙和南天宫祭拜祷告。晚上,男女老幼手举鱼灯,自发参加全镇的巡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人如长龙灯似虹,千盏鱼灯如鱼群畅游大海。伴随着锣鼓和爆竹声,气氛异常热闹,直至至深夜方告结束。

几百年来,北坡游鱼代代相传,不断传承发展。2012年,北坡游鱼参加了首届湛江民间特色技艺展演;2013年,参加了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并获得银奖;2016年,以北坡游鱼为主要内容的新编大型民俗节目《海国英风》搬上舞台,尽显遂溪风采。

遂溪糖祖习俗:甜蜜的传承

遂溪县是我国最早种甘蔗、制红糖的地区之一,与种蔗制糖有关的民俗丰厚而独特。相传,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赐本族堂兄弟杨周任椹川知县,杨周鼓励民众开荒造田、种植甘蔗,并创造优质高产的制糖方法,后人尊其为糖祖,并建庙塑像,供奉祭祀,沿袭至今。

糖祖习俗和当地的年例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早上,糖祖庙被布置得喜庆典雅,案上摆香烛、瓜果、五谷、甘蔗、鸡、鱼、发糕等供品;村民们在主持带领下,围着蔗田巡游,把长得粗壮的甘蔗收回来,放在庙里和家里以祈求好运。

中午时分,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村民点烛、上香、敬酒、礼拜、祭祀。接着,进行红糖比赛,各家各户把用古法制作的红糖送来参赛。村里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制糖师傅们对砖糖、块糖、片糖、粉糖等各式红糖,从形状、色泽、味道等方面进行比对,选出纯度高、色泽鲜、品质佳的“糖王”。

下午,村民们把自家糖糕、糖籺、糖糍、糖角、糖面、糖水等端上来,全村人共同享用,一起庆祝丰收,感恩上苍和糖祖,祈求吉祥安康。随后是重头戏——抢蔗种,鸣锣一响,主持者抛出预先准备好的甘蔗段和田泥,村里男女老少一哄而上,即刻抢光。人们相信,抢到的甘蔗段拿回去做蔗种,这一年会大丰收,而身上沾的田泥越多则预示运气越好。

比过年还隆重的年例
这就是属于湛江人的
“回村的诱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