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2024年重大突破:DMTO技术和二甲醚制乙醇获特等奖
大连化物所2024年重大突破:DMTO技术和二甲醚制乙醇获特等奖
2024年,大连化物所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2月,该所的二甲醚制乙醇技术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更引人注目的是,由大连化物所研发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成功应用于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大型煤制烯烃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也是全球唯一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DMTO-Ⅲ技术: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
2024年12月,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传来喜讯:采用大连化物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的首系列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投料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聚烯烃产品。
该项目的核心是3套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均采用了大连化物所与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DMTO-Ⅲ技术。DMTO-Ⅲ技术通过催化剂、反应器和工艺过程的创新,实现了单套工业装置低碳烯烃产量超过100万吨/年,且吨烯烃(乙烯+丙烯)甲醇消耗大幅降低。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DMTO-Ⅲ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应用,更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甲醚制乙醇技术:开辟煤制乙醇新方向
在2024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大连化物所、延长集团等联合开发的“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技术”独揽技术发明特等奖。这一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
- 开辟了煤制乙醇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 促进了乙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
- 为中国能源和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连在行动
2024年11月14日至16日,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会议暨第四届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会议”在大连市成功举办。会议以“推动低零碳技术创新 共建清洁美丽亚洲”为主题,邀请了国际机构代表、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管理部门代表以及领军企业家,聚焦双碳领域国际国内热点议题深入讨论,并推广绿色低碳创新技术。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流会,积极搭建创新技术、成果和项目交流互动平台,展示低碳创新技术、成果和项目,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转化应用。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大连地区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实力与担当。
展望未来:持续领跑科技创新
大连化物所在2024年取得的这些重大科研成果,不仅体现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更为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DMTO系列技术目前已实现技术许可36套,烯烃产能超2400万吨/年;二甲醚制乙醇技术的突破则为煤制乙醇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也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碳减排提供了中国方案。
未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持续重视,大连化物所和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必将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