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教授离世八周年:南开大学如何传承爱国精神?
艾跃进教授离世八周年:南开大学如何传承爱国精神?
2025年4月21日,是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离世八周年的日子。这位被誉为“南开大学军事学科创始人”的学者,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南开大学的军事学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艾跃进教授的离世,不仅是南开大学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国军事教育领域的一大遗憾。
艾跃进教授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后留校在校团委工作。2006年,他成功申报了全国首个非军事院校的军事学硕士点,为南开大学的军事学科建设开创了先河。在他的带领下,南开大学的军事学科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2016年1月,南开大学原“军事学军事思想”专业改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艾跃进继续担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然而,同年4月21日,他因胃癌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58岁。
艾跃进教授的离世,给南开大学的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他的精神并未因此消逝,反而成为了南开大学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南开大学通过多种形式,将艾跃进教授的爱国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南开大学以“礼赞中国心、铸牢南开魂”为主轴,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3000多场。每年7月28日南开“校殇日”,校钟轰鸣,声震四方,警示青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每年举办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主题校园跑活动,师生奔跑传递火炬,点燃读书报国的青春激情。南开大学合唱团凭借一曲《精忠报国》斩获国际合唱比赛总冠军,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在学科建设方面,南开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校推出爱国主义原创精品话剧培育推广计划,常态化开展话剧展演,举办“新剧南开”新生戏剧节,推出《周恩来回南开》《杨石先》等10余部以南开先贤、英烈人物的爱国事迹为主题的精品话剧,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多层次、立体化的南开话剧传承体系。
在社会实践方面,南开大学实施“师生同行、矢志报国”实践育人工程。5年来,1.5万支队伍5万余人次参加“小我融入大我”等主题社会实践。自2023年7月起,南开师生在陕西榆林郝家桥村等地建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90余个,遍布25个省份,形成了“现代兰考”治理经验、“兴边富民”实践经验等一批调研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南开方案”。
艾跃进教授的离世,让南开大学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学术领军人物。但他的精神,却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正如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所说:“艾跃进教授的离世,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心。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的优秀人才。”
艾跃进教授虽然已经离世八年,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南开大学的校史上。他的爱国情怀和学术追求,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