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手术新突破:精准定位中央区淋巴结
甲状腺癌手术新突破:精准定位中央区淋巴结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美国SEER数据库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年均增长3.6%,其中乳头状癌增幅达4.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30.0%-80.0%在确诊时就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侧颈淋巴结转移率更是高达40.0%。这一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还增加了复发风险。
面对这一挑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精准定位中央区淋巴结成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专家们通过详细的解剖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技巧,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腔镜技术:甲状腺手术的新突破
传统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需要在颈部开一个15-20厘米的切口,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损害颈部功能,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痛苦。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领域迅速崛起,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韩飞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胸乳入路全腔镜下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通过双侧乳晕及胸部三个微小的仅有1-1.5厘米的切口进行,借助先进的腔镜系统和精细的腔镜器械,医生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了精准操作。手术历时4小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声音嘶哑、手脚麻木等常见并发症,仅6天就顺利出院。更重要的是,颈部几乎看不到手术痕迹,完全达到了患者对美观和手术效果的双重期望。
达芬奇机器人:开启甲状腺手术新时代
在广东汕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完成了粤东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腋下入路甲状腺手术。手术由黄晓明教授团队主刀,通过机器人辅助经右侧腋下入路,成功切除了右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并清扫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提供了放大的3D图像和灵活的机械臂,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保护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同时原位保留上下甲状旁腺。术后患者无出现声嘶、手足麻木等不适,颈部外观未受任何影响。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其精准、安全、高效的手术特点,已经成为微创手术领域的明星。相比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具有更加清晰的3D视野,比人手更加精巧灵活的机械臂,能够滤除手部颤动,更清楚地辨认和保护正常解剖结构,可以进行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及精细手术动作,能做到精准的保护与切除,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创新技术带来的临床优势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为例,这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患者的口腔前庭进行操作,使用腔镜设备到达甲状腺区域执行手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相比,此方法具有不留有外部切口疤痕、减少颈部肌肉损伤、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同时具备由上而下的视角优势,能够彻底地清扫中央区淋巴结,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李德志表示,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科室在医疗技术前沿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黄晓明教授团队在甲状腺头颈肿瘤微创外科和机器人外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已开展机器人手术超850台,是国内开展甲状腺和头颈微创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数量最多的知名专家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癌手术正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美观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更多医疗机构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专家团队的不断努力,甲状腺癌患者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