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完成全国首例新型DBS手术 治愈难治性强迫症
北京朝阳医院完成全国首例新型DBS手术 治愈难治性强迫症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长青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长期受难治性强迫症困扰的青年患者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这是北京市首例、也是全国首例应用具备大脑感知功能的Percept PC以及最新的SenSight方向性电极系统的DBS手术。手术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技术,精准引导电极穿刺到责任核团,术后患者的强迫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一突破性技术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创新技术:精准治疗的“利器”
此次手术中使用的Percept PC是全球首个具有大脑感知功能的脑起搏器,能够精准捕捉患者大脑内与症状相关的特定脑电信号,提供更智能、更精准的调控数据。而SenSight方向性电极系统则是首个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CE全部批准的可感知、可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的脑起搏器方向性电极系统。
该系统采用独特的1-3-3-1圆角分段式八触点设计,能够自由调整刺激方向,独立控制每个触点的电流。这使得医生能够更精准地治疗目标核团,同时避开无需刺激的大脑部位,实现“疗效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的治疗目标。
机器人导航:手术精度的保障
手术中还应用了先进的机器人导航辅助技术。这种技术如同为医生配备了“导航系统”,能够对颅脑结构进行细致的三维重建和分析,路径灵活,无设计死角,可以准确定位靶点位置并辅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其精准度可达1毫米以内。
手术过程:多学科协作的结晶
手术前,朝阳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功能状态的标准化手术评估。团队还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神经内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计划。
手术当天,在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辅助下,医生精准地将电极植入患者大脑的靶点区域——伏隔核和内囊前支。这两个区域是强迫症相关神经环路的关键节点,通过电刺激调节这些区域的神经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强迫症状。
治疗效果:突破性的临床进展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来说,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往往效果有限。据统计,约10%~20%的强迫症患者即使经过充分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症状仍无法改善。而DBS手术则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DBS手术具有以下优势:
- 精准调节大脑神经环路
- 可逆、可调节的治疗方式
- 长期疗效稳定
- 减少药物副作用
未来展望:精神疾病治疗的新纪元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在DBS治疗强迫症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为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DBS手术有望在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长青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功能神经外科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我国在DBS治疗强迫症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DBS手术有望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