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止开元寺有“猴行者” 泉州“大圣”文化信仰遍地开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止开元寺有“猴行者” 泉州“大圣”文化信仰遍地开花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8m.com/22502.html

泉州地区对“大圣”(孙悟空)文化的信仰源远流长,不仅在开元寺东西塔上有猴行者的形象,南安石井、晋江安海等地还建有供奉齐天大圣的宫庙。这些信仰遗迹不仅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孙悟空这一文化符号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大圣公宫里的孙悟空浮雕

闽南“大圣祖庙”分炉多地

南安石井古镇的大圣公宫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矗立于繁华的街头。沿着石阶而上,可以看到宫门上悬挂着“慈云普济”的匾额,门柱上的对联写着:“石破天惊呼大圣,井开泉澈涌真源”。

走进大圣公宫,主殿正中神龛内供奉着两尊神像,上方的鎏金匾额上书“齐天大圣”。这两尊神像形象相似,被塑造成武将官袍打扮的造型,面带微笑注视前方。大殿内的柱联上书:“齐天显赫一方保障千秋庆,大圣威灵四境安宁万代昌”。

据石井大圣公宫管委会的伍荣华介绍,大圣公宫又名慈云普济宫、大圣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泉州地区主祀齐天大圣孙悟空最古老的宫庙。在这里,齐天大圣被赋予了避瘟祛病、佑护乡民安康的“医神”功能。

当地关于大圣信仰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是明末清初,石井伍厝的伍麟元在江苏昆山当县令,他从江苏昆山的大圣宫请来一尊大圣分灵入乡,民众于是建大圣公宫以奉齐天大圣;另一种传说是明末清初,石井民众不服清政府禁海令,躲入涵洞拒出,清朝派兵用烟火熏死无数村民,导致瘟疫横行,村民们将齐天大圣神像请至此处,立宫建庙加以奉祀,从此瘟袪灾消,民众安居乐业。

清代以来,石井大圣公宫还分炉至泉州晋江、中国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地。中国台湾省高雄罔山镇大圣宫和马来西亚圣佛宫,便是衍自石井大圣公宫。

泉州多个庙宇供奉“齐天大圣”

福建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林蔚文专门研究过福建民间动物信仰,他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晋江也有大圣庙,紫竹寺、龙安宫、顺天宫等宫庙均供奉齐天大圣。

紫竹寺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南麓,相传始建于隋朝,是晋江市级文保单位。寺内主祀释迦牟尼,齐天大圣作为配神,位于大殿左侧。这是一尊脱胎漆器齐天大圣,面部保留了猴脸的形象,非常生动。

龙安宫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上垵村,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龙安宫四周的墙上绘满孙悟空西天取经的壁画,村民们经常来此祈求平安。


顺天宫里的齐天大圣塑像

晋江市东石镇第一社区的顺天宫,是一座专门供奉齐天大圣的宫庙。顺天宫董事会董事蔡子芳介绍,这里的齐天大圣,自明末清初跟随蔡氏祖先来到东石,至今已有数百年。每年开春,顺天宫会举行斋天法会,村民们都会来此祈福。

此外,晋江市英林镇埔顶寮村的玉安堂也供奉着齐天大圣和中坛元帅,大圣与哪吒同框实属罕见。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的清彩绘木雕齐天大圣坐像

博物馆里珍藏大圣神像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着三尊清代的齐天大圣神像。一尊大圣头戴金箍束,身着盔甲、战袍,胸部及腰部饰圈带,右手上曲执葫芦瓶,左手置于膝上,双足踏于四足座上,神像通体施彩绘,但已大部分脱落;一尊头戴冠,身穿铠甲,腰束玉带,右手挽玉带,左手撑于左脚上,双脚各踩一虎,下有一方形委角束腰须弥座;还有一尊头戴帽,身着龙纹铠甲,左手弯曲于胸前,右手残缺,上半身微前倾,呈端坐姿势,大圣表情威严,有不怒自威之感。

永春发现奇特石猴雕像

十几年前,有学者在永春湖洋镇玉柱村发现了一尊造型奇特的古代石猴雕像。这尊石像脑袋圆圆,脸露神秘微笑,左手斜执一根棍子,石猴一侧还立着“水助神光”石碑。据说,此石猴可能杂糅了淮涡水神“无支祁”和大圣孙悟空的形象,在全国范围内难得一见。

专家声音

“齐天大圣信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时空背景是有关系的。”林蔚文认为,福建民间很早就有了原始的崇猴民俗,到了宋元时期,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下,不同的宗教和民俗在刺桐港交融,促进了猴神形象的演化。“印度教的猴神形象、佛教的猴神形象,以及福建早期原始的猴神崇拜,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加上明朝出现的《西游记》,最终形成了孙悟空这个形象。”

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齐天大圣作为一个符号,是正义、勇敢、聪明等美好品质的化身。人们崇拜齐天大圣,既是精神上的慰藉,也是因为人们所追求的正是这些优秀品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