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终南山下的诗意田园:李白的山水田园诗赏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终南山下的诗意田园:李白的山水田园诗赏析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QLAFSK05564UD9.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0422870_121720036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E9E7T805564USA.html
4.
https://www.sohu.com/a/849264681_12200651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7/05/37496222_1123521292.shtml
6.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9f091f81c3bf.aspx
7.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32a71ede4a64.aspx
8.
https://tsscyq.net/tangshi/5yangushi/xiazhongnanshan.html
9.
https://x-imagine.com/tag/quotations/
10.
https://poems.mahacinasthana.com/poems/bei-chen-tao/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23/07/259476_1111970796.shtml

李白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展现了他与隐士斛斯山人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田园画卷中。

01

诗中意境:终南山下的诗意田园

诗的开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在傍晚时分,诗人从终南山下来,月亮仿佛也随着他一起移动。这里的“碧山”和“山月”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回望走过的山路,只见一片苍翠,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当诗人来到斛斯山人的住处时,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景象展现在眼前:“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竹和青萝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美,更象征着隐逸生活的高洁。随后,“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则展现了主客之间的融洽与欢乐。在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02

诗中情感: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矛盾

然而,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体现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李白一生都有强烈的入世愿望,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曾多次尝试入仕,但都因各种原因而失败。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暂时忘却世俗烦恼的李白。他与斛斯山人“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在歌声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但这种超脱毕竟是短暂的。诗的最后,“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表面上是写诗人与朋友的欢乐,实则暗含深意。“忘机”一词暗示了李白对世俗机巧的厌倦,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使他的诗歌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内敛的一面。

03

现代启示:在繁忙中寻找宁静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李白的这首诗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不要忘记寻找内心的宁静。正如诗中所展现的那样,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当我们感到疲惫和困惑时,不妨像李白一样,暂时远离尘嚣,去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这或许就是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现代人内心的原因所在。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更是一首展现李白内心世界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在隐逸生活中寻找人生意义的李白。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李白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