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食品安全,你真的了解吗?
小龙虾食品安全,你真的了解吗?
又到小龙虾季,上海人有多爱小龙虾?数据颇能说明——最近一个月,上海小龙虾外卖订单总量涨幅460%,近一周新增外卖小龙虾品类的商家超过300家;堂食方面,除去线下交易部分,线上买单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武汉;通过团购平台上线小龙虾团购套餐的商户,最近半个月的增幅接近200%。上海市场监管局更是统计发现,过去几年,上海人每年能吃掉1.5万吨小龙虾,相当于至少3亿只。
但是,关于“小龙虾不安全”的说法始终流传。有人说,小龙虾长在污水里,特别脏;也有人说,商家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而且小龙虾重金属超标,吃了会中毒;还有人说,吃多了会引发横纹肌溶解,有生命危险……
殊不知,很多说法都是误解。
小龙虾养殖环境安全吗?
水产专家指出,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地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上世纪30年代引入到我国。小龙虾拥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即便生活在污染的水环境中,也能生存甚至繁衍后代。
但是,“能适应恶劣环境”不等于“长在污水里”。“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很高,只有良好的水质和饲料,小龙虾的品质才好。恶劣环境中的小龙虾存活率并不高,即便能活下来,也品质较差,很难进入规模化产业链。”部分小龙虾商户向上海辟谣平台提供了采购小龙虾的进货凭证及现场照片,均显示来自规模化养殖场。
小龙虾养殖基地
监管部门也表示,目前市售小龙虾基本为人工养殖,野生的比重极低。根据国家规定,小龙虾的养殖场水质要符合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饲料喂养要遵循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其中都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含量做出了安全限定。所以在源头上,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是有保证的。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每年都会对菜场、超市、饭店、网购等渠道的小龙虾进行抽检,涉及重金属、兽药残留等指标,近三年抽检结果均为合格率100%。
从这点看,“小龙虾很脏”的说法站不住脚。事实上,小龙虾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作物,《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高达4580亿元,不少地区还将小龙虾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
如何选购小龙虾?
选购小龙虾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选择鲜活的小龙虾,这类龙虾肉质鲜美,品质更好。死虾虽然便宜,但是口感和味道都会大打折扣。另外,注意观察龙虾的腹部,腹部呈现清亮色,并且绒毛干净,说明生存环境好,反之如果腹部发黑,呈现暗红色,则说明生存环境差,不建议购买!
如何清洗小龙虾?
- 先将小龙虾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让它们吐出体内的泥沙和杂质。
- 用刷子仔细刷洗小龙虾的腹部和脚部,注意抓住小龙虾的背部,防止其用钳子夹人。
- 用手轻轻捏住小龙虾的尾部,然后用力拉出虾线,将肠道清理干净。
- 用剪刀沿着虾眼后面斜剪虾头,将虾胃等杂物一并去除。
- 剪掉虾腿和虾尾周围的小毛刺,去除虾胸两侧的硬壳和虾鳃。
- 再次用清水冲洗几遍,确保小龙虾已经彻底干净。
- 可以选择将小龙虾放入加了盐和白醋的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既可以杀菌消毒,又能让小龙虾更加鲜美。
- 最后,还可以选择将其焯水。将小龙虾放入冷水中,加入姜片、料酒和白醋,大火烧开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如何烹饪小龙虾?
以麻辣小龙虾为例:
- 用刷子将小龙虾的腹部上下左右刷干净
- 快准狠减掉它2/3的头用水冲一冲
- 找到小龙虾,最中间那一半尾巴,用力一揪小龙虾就清洗完毕了
- 把大葱切段姜切片蒜一整个剥皮切末
- 把小龙虾放到热油里炸一分钟小龙虾红了以后就可以了
- 刚刚炸小龙虾的油,倒一点到锅里 加葱姜蒜
- 加一点花椒
- 加两大豆瓣酱
- 把小龙虾放下去炒一分钟
- 加啤酒刚好没过小龙虾
- 加两大勺子五香粉
- 加一点配料黄瓜土豆什么的
- 加盖闷20分钟
- 出锅可以吃了
食用小龙虾的注意事项
- 过敏体质人群不宜食用小龙虾,普通人群也不可过量食用。对于高尿酸及过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龙虾会增加痛风、过敏的风险。
- 不建议食用小龙虾的头部,因为虾头更容易吸附蓄积重金属、毒素及细菌等污染物。
- 在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将其烧熟煮透,避免未熟的小龙虾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相关疾病。烹调温度一定要达到100℃,并且持续加热20分钟以上使其完全熟透。
- 如吃完小龙虾24小时内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四肢肿胀、酱油色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和问询,协助医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