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教你缓解手指麻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教你缓解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是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的不适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颈椎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中风等。在中医看来,手指麻木多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有关。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推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特别是穴位按摩,可以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中医视角下的手指麻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手指麻木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血不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四肢末端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从而出现麻木感。
经络阻滞: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如果经络受阻,气血无法顺畅流通,也会导致手指麻木。
寒湿侵袭:寒湿之邪容易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引发手指麻木。
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会影响筋骨的功能,导致手指麻木。
穴位按摩疗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推荐了多个对缓解手指麻木有效的穴位。这些穴位按摩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家中自我操作。
- 后溪穴
位置:位于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的赤白肉际凹陷中。具体来说,后溪穴位于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手指按揉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操作方法:仰掌握拳,手掌尺侧,在小指掌指关节(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掌指横纹头掌背交界线或称赤白肉际处)即为此穴。
功效:舒筋利窍、宁神。
- 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 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腕横纹上2寸(两个横的拇指宽度),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索状筋,握拳用力屈腕时明显可见)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中医调理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群,要注意定时休息,做一些颈部和手部的伸展运动。
注意保暖:尤其是手部和颈部,寒冷会加重血管收缩,导致症状加重。
合理饮食: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当归等。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症状。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也会影响气血运行,保持平和的心态对病情的恢复很有帮助。
病例分享
一位57岁的女性患者,因颈肩部疼痛、双手麻木肿胀疼痛前来就诊。患者曾被诊断为颈椎病,但治疗效果不佳。经详细检查,发现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双侧腕管综合征。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首先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后根据病情变化调整为当归四逆汤加减。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这个病例充分展示了中医治疗手指麻木的优势。中医不仅关注症状本身,更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通过中药和穴位按摩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手指麻木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指麻木虽然看似小事,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中医治疗手指麻木,通过辨证施治和整体调理,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改善体质,预防复发。如果出现手指麻木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