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履新延长石油:从陕钢改革者到能源巨头副总经理
杨海峰履新延长石油:从陕钢改革者到能源巨头副总经理
近日,陕钢集团原董事长杨海峰履新延长石油集团副总经理,这一人事变动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位带领陕钢集团从亏损39.9亿元到实现利税41亿元的改革者,杨海峰的这次调动不仅体现了其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折射出国有企业人事调整的深层逻辑。
从亏损到盈利:杨海峰的陕钢改革之路
2015年,陕钢集团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全年亏损39.9亿元,旗下龙钢公司负债率一度高达155.93%。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机,时任陕钢集团董事长的杨海峰果断推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首先从选人用人体制上进行突破,通过市场化选聘打破国企用人机制。2016年4月,陕钢集团为旗下最大的钢铁主业单位龙钢公司引进了2名职业经理人,分别聘任为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这一举措立竿见影,龙钢公司在职业经理人的带领下,2016年当年就实现了同比减亏30亿元。
随后,杨海峰带领陕钢集团全面向民企学习,回归市场机制。他推动实施了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同时创新推行“民主监督评价”机制,让基层员工参与企业管理。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陕钢集团在不新增加生产场地、生产设备,人员也进行了缩减、优化的前提下,2020年粗钢产量增长至1318万吨,是2015年700万吨的近2倍。
延长石油: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延长石油集团是中国西部地区首个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单位。目前,集团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实施“1345”战略蓝图,即坚持高质量发展核心导向,推进战略管控、智慧运营、智能生产3个关键转型,完善标准规范、网络安全、数据治理、IT治理4大支撑体系,打造数字油气田、智能工厂、智慧矿山、智慧服务、智能管控5个业务领域生态。
根据最新发布的《延长石油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底,延长石油将建成油气田三级智能调度体系,主营业务数据入湖率达90%以上,数据管理成熟度达DCMM四级水平。同时,集团还将建成协同办公、协同科研生态,油田主力采油区物联网率达70%,气田物联网率达95%,并建成10座以上无人值守智能场站试点。
人事调动背后的深意
此次杨海峰的调任,是近期延长石油集团重要人事调整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前国有企业人事调整的总体趋势。年初以来,多家央企开启密集的人事调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9日,已至少有23家国资央企集团“一二把手”发生调整,这些调整多为新任命领导干部。
专家分析认为,国资委加强了对国资央企领导人员的考核问责和任免机制,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挑战,特别是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调整关键岗位领导人,可以引入具有新视野、新思路的领导者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对于延长石油而言,杨海峰的加入无疑将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作为一位经历过企业生死存亡考验的改革者,杨海峰在陕钢集团的成功经验将为延长石油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