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l Malewicz揭秘新粗野主义设计趋势
Michal Malewicz揭秘新粗野主义设计趋势
新粗野主义(Brutalism)是一种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建筑风格,主要特征是裸露的建筑材料、极简主义结构和避免装饰性设计。这种风格在战后重建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中流行。新粗野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著名建筑师。
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新粗野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瑞典建筑师汉斯·阿斯普隆德(Hans Asplund)在1950年设计的“Villa Göth”建筑。英国建筑师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Alison & Peter Smithson)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建筑评论家雷纳·班汉姆(Reyner Banham)在1966年出版的《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一书中使其广为流传。
勒·柯布西耶是新粗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包括马赛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法院。这些建筑采用了当时还少见的混凝土预制板直接相接,没有修饰,甚至连安装模板的销钉痕迹都保留下来。
在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
新粗野主义不仅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在平面设计、UI设计和动态设计等领域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特点是大胆夸张的版式、充满力量的构图和独特的配色方案,旨在创造视觉冲击和个性化表达。
在网页设计中,新粗野主义表现为视觉上过于沉重、略显夸张的浏览体验。例如,Shader网站就采用了这种风格,符合APP的概念,有着疯狂、丰富多彩的叠加层。然而,这种风格并不适合所有品牌,过多的动画和装饰会降低转化率。
Michal Malewicz的观点和预测
资深UI/UX设计师Michal Malewicz认为,新粗野主义虽然曾风靡一时,但并未大范围流行。只有少数大型网站如Figma和Gumroad仍在采用这种风格。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更需要货真价实的效益,因此,注重转化率的排版布局才是2025年最重要的设计趋势。
与让设计师垂涎于精美的过渡不同,2025年最重要的设计趋势实际上是专注于将访客转化为付费客户的有效设计。这是因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居家办公和在线经济已经结束,企业需要重新争取客户的关注,需要货真价实的效益!
未来展望
新粗野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虽然在某些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但其过度的视觉效果和复杂的动画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设计趋势。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在追求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转化率,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