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是李白、杜甫、苏轼的精神偶像,也是1600年来中国人最初和最后的向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是李白、杜甫、苏轼的精神偶像,也是1600年来中国人最初和最后的向往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89269

在历代隐士中,陶渊明是极具代表性的。他是躬耕陇亩的隐士,是篇篇有酒的饮者,是田园诗派的鼻祖,是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明 佚名 陶潜轶事图卷(局部)

他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名人,像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王国维、梁启超、鲁迅、梁实秋,等等,都是陶渊明的崇拜者。

直到今天,1600多年过去了,陶渊明仍然备受推崇,他的诗酒田园的生活,依旧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初和最后的向往。


陶渊明的“粉丝画像”

陶渊明的粉丝评价

萧统: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孟浩然: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杜甫: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图源网络

白居易: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苏轼: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王安石: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辛弃疾: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图源网络

陆游:陶谢文章造化侔,诗成能使鬼神愁。

元好问: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龚自珍: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王国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鲁迅: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朱光潜: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恰到好处,适得其中。

梁实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顾随:平淡而有韵味,平凡而又神秘,此盖为文学最高境界。陶诗盖做到此地步了。

木心: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叶嘉莹:作为一个怀抱儒家理想的读书人,他没有做到达则兼善天下,但他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

……


一个忙忙碌碌的普通人

其实越对陶渊明了解得越多,就越会发现,陶渊明有时也跟我们一样是一个忙忙碌碌的普通人。

他说“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也得早八去田地里劳作,天黑前背一担柴火回家。


图源网络

回到家后,“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唯一的好消息是目前无病无灾的。

他还说,“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像不像我们在千头万绪的日常生活里,偷闲享乐,搞点酒喝。


图源网络

在一地鸡毛的日常中,他也会放空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到简陋的院子里莳花弄草,眺望远方。


清 萧晨 桃源图(局部)

当然,在触及原则时,陶渊明会坚决地守住底线。他一生辞官五次,其中两次炒掉的上司分别是桓玄和刘裕,这二位后来都做了皇帝;后来征南将军檀道济仰慕他的才华,带着肉和酒来看他。陶渊明却直接丢掉……

一生五次辞官

陶渊明一生五次辞官,具体经历如下:

江州祭酒

在叔叔的帮助下,年近30岁的陶渊明担任江州祭酒,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也让他摆脱了农耕之累。数日后,便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职回家。

江州主簿

在第一次辞官回家后不久,陶渊明又得到了一个更高的职位——江州主簿。此时的陶渊明仍胸怀抱负,对国家抱有希望,认为这是一次重新回到官场的机会。随后发现,江州主簿地位虽高,却整日无事可做,只是闲坐。受不了“尸位素餐”的滋味,陶渊明再次辞官,回乡耕作。


图源网络

军中任职

陶渊明的妻子生病去世,他欠下不少债,生活负担加重,靠种地难以为继。东晋大将军桓玄礼聘他到军中任职,陶渊明欣然接受。此后,手握重兵的桓玄起了篡逆之心,这触碰了陶渊明的精神红线。恰逢此时陶母去世,陶渊明便借此辞官。后桓玄称帝,号桓楚,存续不到三年。

参军

刘裕杀桓玄后,对陶渊明的“大节不亏”很是赏识,便请他当参军。近40岁的陶渊明再次看到了希望,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很快,陶渊明发现刘裕也不是想象中的明主,而参军也不过是做不了实事的虚职,便再次辞官。


图源网络

彭泽县令

后来,陶家贫困,亲友劝陶渊明做官,恰逢机会,他便担任了彭泽县令(在今江西九江)。在彭泽县令任上,陶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死于武昌,已有退意。恰逢郡里派遣督邮来检查,县吏让陶渊明束带参见,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当即解印辞官。


图源网络

其实,陶渊明就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升级版,走了一条你我都向往却不敢走的路,最终成了活在另一个境界的我们。

那理想中的桃花源,也就成了千百年来,每一个曾经迷茫、失落的人遥望的灯塔,那束来自陶渊明的温暖的光,跨越时间,照亮今天的我们。

不过,毕竟1600多年过去了,我们怎样去真正了解陶渊明呢?

这本由著名学者廖仲安写的《陶渊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

作者: 廖仲安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出品方: 领读文化

出版年: 2024-10

丛书: 中国人的精神建筑师

这本《陶渊明》是当代陶渊明传记的集大成之作,以陶渊明的诗歌作为脉络,串联起了陶渊明颠沛坎坷而又充满诗意的一生;结合诸多史料,再现了魏晋六朝时期的风度和时局。

书末新增陶渊明年谱,《桃花源图》超长彩页,整体设计制作考究,小开本适宜随身携带阅读。


明 仇英(传) 桃花源图

作者简介


“中国人的精神建筑师”丛书

该丛书擢选历史上各领域的超卓人物,选择其中优质的传记,奉献给读者,以期使历史长河中如当空明月的众多先哲的智慧之光泽被众人。

第一批包括:《陶渊明》《屈原》《唐宋八大家传》《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苏轼》等。

《屈原》即将上市…


原标题:《他是李白、杜甫、苏轼的精神偶像,也是1600年来中国人最初和最后的向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