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的领导力秘籍:服务意识才是王道?
村支书的领导力秘籍:服务意识才是王道?
在河南省登封市赵庄村,支部书记张庭栋带领村民将一个普通小村打造成省级卫生村、郑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四川省清泉村,退伍军人陈仕勇回乡创业,通过发展水产业带领全村实现年产值400余万元。这些成功案例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村支书的服务意识。
村支书的角色定位与挑战
作为村党支部的负责人,村支书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党的政策、领导村内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村支书可能因权力缺乏有效监督而出现腐败行为。例如,某村支书通过虚假报账等方式侵占土地补偿费378万余元,另一村支书则在灾后重建项目中受贿38.1万元。
服务意识:提升领导力的关键
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优秀的村支书能够准确把握村民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如赵庄村支书张庭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创新服务方式:在新时代,村支书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村民诉求,提高服务效率。
廉洁自律:保持清正廉洁是赢得村民信任的基础。村支书应时刻保持警醒,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做到公正透明。
实践案例:服务意识如何转化为发展动力
赵庄村的蝶变:张庭栋书记通过抓支部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抓产业发展助力村强民富、抓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让赵庄村焕然一新。
清泉村的崛起:陈仕勇书记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水产业,同时注重人才回引和多元化发展,使清泉村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支书的选拔与培养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村支书的选拔与培养机制。例如,郸城县创新“四个三”工作法,通过内部培养、对外回引等方式选拔村支书后备力量,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结语
村支书的服务意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领导力,更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村民的福祉。只有真正把村民放在心上,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推动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让我们期待更多像张庭栋、陈仕勇这样的优秀村支书涌现出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