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被撕咬,流浪狗治理迫在眉睫
女童被撕咬,流浪狗治理迫在眉睫
近日,一起发生在江西赣州的恶犬伤人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11月17日上午,在赣州市章贡区滨江公园,一名30多岁的女子陈菲带着3岁的女儿晓琳散步时,遭遇了四条未拴狗绳的大型犬围攻撕咬。监控视频显示,母女二人在绿化带上被四条大型犬围攻,陈菲为保护女儿,将晓琳护在身下。这场袭击持续了近两分钟,直到一名骑电动车路过的男子赶来制止。陈菲全身多处受伤,伤口最深处已见骨,手术进行了4个多小时。晓琳左胸处被咬下一块肉,背上有狗牙印,全身多处被抓伤。目前,涉事犬只已被安全约束,涉案人员钟某某、王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流浪狗问题的严重性。根据美国收容所动物统计(Shelter Animals Count)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美有650万只猫狗进入收容所和救助站,比2021年增加了90万只。其中,狗和猫各占约一半,分别为320万只和330万只。这一数据反映出流浪动物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而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流浪狗问题更为突出。随着春节临近,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选择返乡过年,留在城市的宠物成了一个难题。一些人选择低价出售或无偿送养,甚至有人直接将宠物遗弃。这种现象不仅导致流浪狗数量激增,还给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宠物遗弃现象频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经济压力:养宠物需要持续投入,包括食品、医疗、美容等费用。一旦主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就可能选择遗弃宠物。
责任意识缺乏:部分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商品,一旦不再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就选择抛弃。
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养犬管理规定,但对遗弃宠物的行为缺乏明确的处罚条款。
针对流浪狗问题,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安康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查处违规行为等方式进行管理。2024年以来,当地城管执法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2000余份,纠正不文明遛犬行为200余起,处置流浪犬50余只。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门协作不足等问题,治理效果仍不理想。
借鉴香港SPCA的经验,可以为流浪狗治理提供新的思路。香港SPCA通过建立完善的收容体系和人道主义处理机制,有效控制了流浪动物数量。同时,通过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提高了市民的责任意识,减少了遗弃行为。
要从根本上解决流浪狗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遗弃宠物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倡导文明养宠。
建立收容体系: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动物收留所,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支持。
推动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和物业参与流浪狗管理,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促进领养文化:鼓励人们通过领养代替购买,减少流浪动物数量。
流浪狗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公共安全和城市环境,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为流浪狗找到温暖的家,也为城市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