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广西边关:左江花山岩画与友谊关
探秘广西边关:左江花山岩画与友谊关
广西边关,这片神秘的土地,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边关的两大瑰宝——左江花山岩画和友谊关,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左江花山岩画:凝固的千年祭祀仪式
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左江花山岩画,是广西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这幅绘制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岩画,高44米,宽170米,面积达7480平方米,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崖壁画之一。2016年,它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
岩画上共有1800多个图像,以人物为主,还包括动物和器物。人物图像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不见五官和其他细部。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身,作向前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羊角纽钟。其中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梧、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短小的侧身人。这些画面可能是一场场庄严而又欢快的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关于花山岩画的绘制方法,专家研究发现,古人使用赭红色的赤铁矿粉作为颜料,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再用草把或鸟羽蘸上,在天然崖壁上直接刷绘。这种独特的绘制方法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岩画历经2000多年依然色彩鲜艳。
友谊关:见证两千年沧桑变迁
从花山岩画向西行进,我们来到广西边关的另一颗明珠——友谊关。这座始建于汉朝的边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还具有通关功能的边关。
友谊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1885年,冯子材老将在友谊关带领清军取得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镇南关起义”。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39军115师三四三团的指战员将红旗插上镇南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友谊关的关名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里原来是越南入贡之道,因为当时属雍鸡县管辖,故名雍鸡关;后来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5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1428年)更名镇南关,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1月,为了进一步发展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
边关旅游实用攻略
交通指南
- 自驾:从南宁出发,沿G72泉南高速行驶约220公里可达友谊关,全程约3小时。
- 公共交通:南宁埌东汽车站每天有多班发往凭祥的班车,到达凭祥后转乘公交或打车前往友谊关。
住宿推荐
- 凭祥市区:有多家酒店可供选择,建议提前预订。
- 景区内:边关第一街有特色民宿和酒店,可体验边关风情。
美食指南
- 凭祥特色:手抓饭、酸辣粉等当地美食不容错过。
- 景区内:边关第一街的风情演艺厅和免税店都有餐饮服务。
游览建议
- 最佳季节:全年皆宜,冬季温暖避寒。
- 游览时间:建议在南宁停留1-2天,然后前往友谊关,可与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等景点组合成5天4晚的行程。
- 注意事项:边关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携带保暖衣物。同时,穿舒适的平底鞋或旅游鞋,方便行走。
广西边关,这片充满神秘与传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花山岩画的千年之谜,还是友谊关的沧桑历史,都让人感受到广西边关的独特魅力。如果你也想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不妨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边关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