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及偏高原因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及偏高原因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goomai/242792.html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临床检验中常见的酶类指标之一,其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定义、测定方法、正常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医学指标。

什么是血清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该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以骨、肝、乳腺、小肠、肾中含量较高,其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经胆汁排入肠道。ALP测定方法主要是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血清碱性磷酸酶辨别原理

1. 比色法

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 连续监测法

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力成正比。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1. 酶速率法(37℃):

  • 成人:40~160U/L;
  • 儿童:<350U/L;

2. 磷酸苯二钠法:

  • 成人:3~13Kat单位;
  • 儿童:5~30kat单位;

3. 动态法:

  • 成人:20~110U/L;
  • 青少年:
  • (1)男性:<750U/L;
  • (2)女性:<500U/L;
  • 儿童:<500U/L;
  • 婴儿:50~240U/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

1. 升高

  • 无黄疸:肝硬化、肝细胞癌、胆管疾病(胆管癌,肝内结石)、局限性肝损害(转移性肝癌、肝脓疡、肉芽肿性肝损伤)、其他肝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骨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或骨肉瘤)、转移性骨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骨、肝转移)等。
  • 有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病毒以外的病毒引起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肝内胆汁瘀滞、阻塞性黄疸(胆管癌、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炎)。

2. 降低

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摄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原因

1. 代谢异常原因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都会使碱性磷酸酶偏高。

2. 胆道排泄异常

碱性磷酸酶是需要经过肝脏,然后由胆汁排出,当排泄过程中出现异常,那就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3. 骨骼组织原因

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