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胡鑫宇事件看抑郁症:远非“闲出来的”那么简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胡鑫宇事件看抑郁症:远非“闲出来的”那么简单

引用
中国网
10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5/30/content_42810828.htm
2.
https://c.m.163.com/news/a/JMP4R6AJ05566ZGM.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2MDDBE0534AP44.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P6N9II0534AP44.html
5.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e5482e847df
6.
https://www.djvassi.com/flfg/2367.html
7.
http://sscp.cssn.cn/xkpd/shx_20166/202402/t20240227_5735033.html
8.
https://www.anewator.com/yiyujiaolv/1482.html
9.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10.
https://www.hlj.gov.cn/hljapp/c116063/202410/c00_31774842.shtml

2023年10月14日,江西铅山县致远中学的学生胡鑫宇离奇失踪,106天后,他的遗体在校园附近的金鸡山区域被发现。这起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01

青少年抑郁症: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

抑郁症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它正在悄然年轻化。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8%的人经历过抑郁症,而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率则高达4%以上。在我国,这一情况更为严峻。《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达95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患者占30%,而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抑郁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一生中自杀的风险接近20%。《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近四分之一(24.6%)的10-16岁青少年自述有轻度或重度抑郁,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2020年,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比例比2009年高出6.2%,在女性青少年中,这一比例更是上升了10.4%。

02

抑郁症的心理成因:远非“闲出来的”那么简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青少年抑郁症的高发?有人简单地将其归结为“闲出来的”,但这种观点既不科学,也缺乏同理心。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教授荣新奇指出,抑郁症的成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等多个层面。

  1. 童年创伤: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情感创伤,如忽视、虐待等,会增加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这些早期经历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受损。

  2. 遗传因素: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3. 应激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长期的精神压力,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激烈的学业竞争、过高的期望值,都可能成为压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4. 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等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个体的心理韧性,减少患抑郁症的风险。

  5. 社会环境: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光鲜亮丽的生活片段,容易让青少年产生攀比心理,当现实与预期产生巨大落差时,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抑郁情绪。

03

诊断与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尽管抑郁症的危害显而易见,但其诊断和治疗却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抑郁症的诊断高度依赖患者的自我报告,而青少年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导致误诊率较高。其次,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许多患者和家属对抑郁症存在病耻感,不愿寻求帮助。此外,医疗资源的不足也限制了抑郁症的有效治疗。

近年来,我国已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内容,但实际落地仍存在困难。一方面,相关专业人才短缺,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另一方面,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仍需提高,许多家长和教师对抑郁症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和偏见。

04

科学对待抑郁症:打破偏见,给予理解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想太多”或“闲得慌”,它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研究表明,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然而,要真正解决抑郁症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打破对抑郁症的偏见和误解,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抑郁症患者不是“矫情”或“脆弱”,他们需要的是及时的治疗和关爱。其次,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胡鑫宇事件是一个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干预,许多抑郁症患者能够走出阴霾,重获新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包容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