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绿色建筑:打造与自然共生的未来城市
新加坡绿色建筑:打造与自然共生的未来城市
新加坡,这个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的“小红点”,以其花园城市著称。近年来,新加坡在绿色建筑领域持续发力,不仅致力于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更通过创新设计和先进技术,打造了一批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典范。
清晨阳光穿透树梢,洒落在新加坡榜鹅新市镇的滨水步道上。晨跑者伴随着潺潺水声与虫鸣,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这里的建筑披着绿色外衣,仿佛也在呼吸,共同绘制出一幅“City in Nature”的美丽画卷。
政府组屋的绿色创新
在榜鹅水滨台组屋的一楼食阁,居民陈先生(Vincent Tan)对这里的绿色设计赞不绝口。他表示,新加坡地处热带,完善的通风与遮阳设计至关重要。滨水而建的榜鹅组屋,巧妙地将梯田灵感融入设计,打造出绿色空中花园、雨水花园与绿色屋顶,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有效降低了冷气使用率。
图:榜鹅水滨台组屋,组屋区附近不仅滨临水道,还有适合运动的步道,是知名的生态组屋。
位于市中心的达士岭摩天组屋,拥有全球最长的两个空中花园,曾获得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理事会”以及新加坡总统设计奖。长期居住于此的菲律宾住户南西(Nancy)表示,第26层和第50层各长达500米的花园区,是都市中的绿洲。垂直高耸的绿化带住宅并未给环境带来压力,反而通过大量通风系统,有效降低了空中花园的温度。
图:达士岭组屋的空中花园区,是新加坡重要的地标建筑。
绿色建筑标准与零耗能建筑
新加坡建设局(BCA)于2005年推出的绿色建筑标章,分为合格、黄金级、黄金级Plus和白金级四个等级。2021年,建设局进一步修订并提高了绿色建筑标章的要求,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宝湾大厦在2020年获得首个白金级零耗能认证,配备了高效能冷气分配系统、创新的冷却水管理系统等。2022年,吉宝基础设施旗下的Keppel Infrastructure @ Changi大厦经过翻修,升级为更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这座2013年建成的大楼,通过安装太阳能板、智慧感测器等设施,每年可产生约60万kWh的再生能源,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吨。
图:私人住宅区的绿色带成果,展现了新加坡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努力。
实现2030年80-80-80目标
新加坡于2021年宣布了“80-80-80”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80%建筑绿化、80%新开发项目为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能源效率提升80%。美芝路的邵氏大厦正在重建中,预计2025年完工,将获得超低能耗白金级绿色标章。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绿色建筑的典范,拥有8座零能耗建筑,堪称本地最绿校园。南大学者罗启锋指出,新加坡通过安装感应器控制冷气系统、大量绿化空间等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图: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内的绿色建筑,展现了新加坡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成就。
新加坡通过绿色建筑,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些绿色建筑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更为新加坡打造了一个更加宜居、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