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有量超210万辆,长春如何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汽车保有量超210万辆,长春如何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汽车保有量激增至210万辆,长春如何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作为“汽车城”,长春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10万辆,千人汽车拥有量更是高达353辆,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给交通带来了巨大考验。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长春市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管齐下,构建智慧交通体系
长春市成立了交通管理委员会,实施八大策略,从源头抓起,以“小事”破题,推动城市交通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长春市安装了智能交通信号灯、监控摄像头和电子显示屏,实时收集和分析交通流量数据,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同时,通过高密度交通诱导发布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交通信息服务,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在路网优化方面,长春市对60处交通运行不畅节点进行治理,通过拓宽行车道、增加直行待行区、利用绿地拓宽人行道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以西湖大路为例,通过新增主辅路开口、优化节点交通组织等措施,高峰期平均运行速度从27.36公里/小时提升至30.47公里/小时,提升了11.37%。
治理成效显著,拥堵指数大幅下降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24年第2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指数,长春市同比下降13.31%,降幅居全国首位。全市交通拥堵指数下降7.3%,60处治理节点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长春市的交通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展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城市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长春市正加速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27亿元,全面打造交通枢纽、城市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典型示范应用场景。
具体目标包括:新建5G基站1400座,建成区RSU(路侧单元)覆盖率达到96%,信号机联网率达到99%;新生产L2级以上车辆前装搭载量力争突破150万辆,红旗品牌L2级“车路云”自动驾驶车达到70%;公共领域前端搭载率达到70%,后装改造达到1.45万辆;私人领域乘用车后装改造力争达到2万辆。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长春正依托其在东北亚经济圈及东北三省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寒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核心节点。通过开展寒区出行风险评估与安全引导、耐低温基础设施建设、场景数据库建设、标准建设等,填补冰雪工况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空白。
长春市的交通治理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智慧交通建设、路网优化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则为未来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