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年轻人返乡意愿大调查
2025年春节:年轻人返乡意愿大调查
2025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春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今年春节将从1月28日(除夕)开始,一直放假到2月4日(正月初七),整整8天。这是近年来最长的春节假期,但令人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选择了不回家过年。
“分段式过年”成新趋势
近日,多个平台发布的春节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游客大交通出行距离同比去年增长43%,3小时飞行圈内目的地最受游客欢迎。由于春节8天假日加上请假4天最长可连休13天的超长假期,不少人采取“分段式过年法”,即第一段:提前2-3天踏上返乡之旅,回家乡同家人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欢度除夕;在大年初一、初二开启第二段度假之旅,或国内跨省游或境外短线游。
经济压力是首要原因
“钱包瘪”成为年轻人不回家过年的首要原因。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今年春运出行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人数预计将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这意味着更多私家车主可以顺路分享空座,让更多返乡同路人更轻松便捷地踏上归途。
工作与生活节奏的考量
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春节假期虽然延长,但工作压力并未减轻。许多人选择留在城市,利用假期继续工作或充电。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白领表示:“公司项目紧张,过年期间还要远程办公,与其来回折腾,不如留在北京。”
社交压力的困扰
社交压力也是年轻人不愿回家的重要原因。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写道:“过年不想走亲戚有什么借口呀?不太想和亲戚朋友来往了,一年甚至几年才见面,一张口就问成绩问计划问对象,真的烦死了!!!”
新型过年方式的兴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顺风车等新型出行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嘀嗒出行发布的《2025嘀嗒顺风车春运出行预测》显示,今年春运跨城顺风车的下单占比,预计将从1月14日(春运开始第一天)的近四成(39.8%)增至1月25日的近五成(49.8%)。其中2月3日(正月初六)将达到整个春运期间最高值,超过55%。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一方面,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团圆、祭祖等核心文化内涵依然被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传统节日的形式也在悄然改变。
面对这种变化,我们不必过于担忧。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样的‘反常’未必就不好。这本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有钱了每天都可以是过年,没钱的话外面再热闹心也是冷的。还是好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许明年的春节会更好。”
无论选择回家还是留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个特别的春节。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