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微信拉黑功能背后的黑科技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微信拉黑功能背后的黑科技揭秘!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59NP8R055629UX.html
2.
https://blog.csdn.net/o0oho/article/details/143590770
3.
https://blog.csdn.net/qinian_ztc/article/details/143828833
4.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89587
5.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945849/article/details/141005891
6.
http://www.blogjava.net/jb2011/archive/2024/09/25/451492.html
7.
https://snowdreams1006.github.io/zero2devops/mp-add-blacklist.html
8.
https://dunwu.github.io/design/pages/aa7497/
9.
http://www.52im.net/thread-4644-1-1.html

微信作为国内最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其拉黑功能是用户日常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想过,当你点击"加入黑名单"时,微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本文将为你揭秘微信拉黑功能背后的黑科技。

01

微信拉黑功能的基本表现

当你将某人拉黑后,对方将无法查看你的朋友圈更新,也无法通过微信电话联系你。值得注意的是,被拉黑的用户仍然可以查看你们之前的聊天记录,并且在共同的微信群中看到你的发言并与你互动,但无法通过私人消息直接联系你。

02

黑名单功能的技术实现原理

在技术层面,即时通讯软件的黑名单功能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数据结构实现:

  1. 哈希表(Hash Table):可以快速查询黑名单中的URL或域名,时间复杂度为O(1)。但缺点是不支持模糊匹配和前缀匹配,且内存占用较大。

  2. 前缀树(Trie树):适用于存储域名和URL前缀,支持前缀匹配,能发现某些子域名是否属于黑名单。但同样存在内存占用大的问题。

  3.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基于bitmap实现,每个地址只需占用1bit内存,非常适合用于黑名单场景。虽然存在误判可能,但误判率可控,且对于大部分请求可以直接通过布隆过滤器判断。

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组合方案:布隆过滤器作为第一层筛选,如果判断元素可能在黑名单中,则进一步通过哈希表或Trie树进行精确查找。

03

微信拉黑功能的实现方式

结合微信的整体技术架构,我们可以推测其拉黑功能的实现方式:

  1. 数据存储:微信采用KV存储方式,将用户关系和黑名单信息存储在键值对数据库中。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性能。

  2. 系统架构:微信采用"大系统小做"的策略,将不同功能逻辑独立部署。拉黑功能可能独立于消息逻辑和朋友圈逻辑,但通过用户ID进行关联。

  3. 灰度发布:当拉黑功能更新时,微信会采用灰度发布方式,先在小范围内测试,确保稳定后再全量上线。

04

技术实现的优势

这种实现方式带来以下优势:

  1. 高性能:通过布隆过滤器和KV存储,可以实现快速查询和低延迟响应。

  2. 高可用性:微信采用容灾设计,即使部分服务器宕机,也能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3. 可扩展性: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存储使得系统可以轻松应对用户规模的增长。

  4. 用户体验:技术实现保证了拉黑操作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拉黑功能的背后,是腾讯技术团队对系统架构的精妙设计和对用户体验的细致考量。每一次简单的点击,都凝聚着复杂的技术实现和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