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创新引领,打造“天空之城”
深圳低空经济:创新引领,打造“天空之城”
2024年,深圳载货无人机飞行量突破60万架次,飞行规模在全国领先。作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深圳正以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2年底,深圳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中心。2023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深圳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深圳更是推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在政策引导下,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迅速壮大。目前,深圳已聚集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50%,年产值规模已超千亿元。
创新驱动,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走在前列,多个应用场景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在物流配送领域,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10个商圈落地约30条航线,累计完成用户订单约27万单。在医疗急救领域,无人机运送血液和药品已成为常态,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省了医疗资源。在交通出行方面,深圳-珠海低空短途航线将陆地路程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为商务出行和旅游观光提供了新选择。
优势凸显,产业链协同发力
深圳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全球闻名的“无人机之都”,深圳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从上游的芯片、复合材料,到中游的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各个环节在深圳都能找到优质的供应商。
科技创新是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圳持续推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支持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中国电信与中信海直启用全国首个“1+1”模式数字化塔台,华为积极参与低空ICT基础设施建设,腾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助推低空空域数字化。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低空空域资源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等。此外,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低空飞行安全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深圳将继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城市交通和物流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更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优化,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