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方言里的趣味表达:从称呼到俚语的生动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方言里的趣味表达:从称呼到俚语的生动世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oubaike.com/changshi/xwq2d5z6VD.html

四川方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亲人的称呼到对动物的命名,从形容词到俚语,四川话中充满了生动有趣的表达。本文将带你走进四川方言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对人的称呼

在四川方言中,对人的称呼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父亲这边的姐妹被称为“嬢嬢”,依照排行分别是大孃、二嬢、三孃、幺孃等。母亲这边的姐妹则被称为大保、二保、幺保等。她们的老公,也就是姨父姑父统称为“保保”,或在保前面冠以他们的姓氏,如张保、刘保、李大保等。很多地方把舅舅也称为“保保”,舅舅的老婆称为“保娘”,表叔的老婆称为“表娘”。极个别家庭有叫妈妈为“奶奶”,或者“乃(二声)子”,“嗲嗲”。连襟称之为“老挑”,两个人从小就关系好,生日差不多的,称之为“老根儿”,意味着特别的好朋友。后面尾缀带儿的,一般是快速连读的儿化音,比如老爸喊“老汉儿”,老爸最小的弟弟喊“幺爸儿”……

对动物的称呼

四川方言中对动物的称呼更是别具一格。青蛙被称为“客怪”,癞蛤蟆是“赖客宝”,蜻蜓是“丁丁猫儿”,蟑螂是“偷油婆”,蛇被称为“梭老二”,蝉称之为“咪我”(陕西发音,和“啊”连读)“啊子”,不下蛋孵小鸡的母鸡称为“抱鸡婆”,川中也有说“抱鸡壳”,黑鱼称为“乌棒”,蚯蚓喊的是“曲线”,“虫线”,蝗虫喊的“油兆鸡”,“兆鸡子”,七星瓢虫喊的“花姑娘”,萤火虫是喊的“亮火虫”,蜈蚣喊的是“雷公虫”,喜鹊喊“垭雀”等。

常用俚语和俗语

形容一个人很高调,很得意,炫耀等,喊“洋花子”,“幺耶儿活社”,“幺耶儿”算是形容状态,乞丐称之为“告花子”,“讨口子”。说一个人笨就说是“胎神”,“乔脑壳”,“方脑壳”,“脑壳有包”,“哈麻x”,“木(三声)疙瘩”。说一个人固执,就是“咬卵犟”,不中用没能力失败不识数为“白伙食”,“十百钱”,(“十白钱”直译就是九百钱加一百钱)。说一个人不靠谱就是“二不挂五”,“不戳食”,“不落底”,说他凶恶就是“歪的很”,要和人发火就说是“毛起”,有人帮忙称之为“扎起”。还喜欢说“安逸的板”,“舒服的板”,“巴适的板”,这里的“板”同“很”的意思。形容一个人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就说他“扯五笨六”,“咬卵笨经”,受人恩惠还恩将仇报称之为“膼反脚尖”。首府的人形容外来人员为“弯脚杆”,“弯弯”,意为上田进城的农民,有鄙夷不屑看不起的意思,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这类排外轻视劳动者外来人员的词语也慢慢减少了。

说一个人时运不济倒霉为“背时鬼”,说他爽快为“撇脱”,如果请人吃饭称为“开官”,被请人推辞会被说“不撇脱”,哪个人做人不行会被成“烂眼儿”,“打烂账的”,领悟称为“醒豁”,骗人说的是“豁”,打包票说自己没骗人一般说“儿豁”,“哪个栽舅子豁你。莫豁我”就是“不要骗我”。吃白食叫的是“吃抹合”,人长得精神打扮清爽是为“撑钭”,事情完结说的是“杀各”,或是“归一”。故意为难称之为“弯酸”,一丝不挂是“光咚咚”,斜坡是“皮衣啊皮衣啊”,(连读快速)“一哈”是全部的意思。诸如买东西,你这个“一哈”多少钱?强盗是“抢棒客”,“棒老二”,说一个人乱弹琴是“球莫名堂”,说话夸张是“日天冒古”,祖宗是“仙人板板”,强迫是“鼓捣干”,吹牛是“冲壳子”,“扯把子”,“摆龙门阵”,“倆白”(读北),忽悠水平高是“倆白匠”。活路好做经济宽裕都可以用“松活”形容。水烫的很说“赖的很”,川中较多,紧密贴合称为“巴”,不太可能成功说的是“玄的很”。“悬吊吊的”形容内心没有安全感,担心。“菜没味道是淡瓦瓦的”,“水不冷不热是温都都的”。“瘫痪的人”喊的是“㞎(二声)子”,认怂就是“下㞎壳蛋”。夸张的形容有“丑得x爆”,“吓得尿滴啊”(音同“嗲”),“爽的抠”或“好吃的扣胯”(读“卡”,三声)。形容特别少是“颗颗儿”,“丁丁儿”,“点点儿”,“低得儿”。“戏谑一个人带看不起是踏雪”,嗔怪小孩子就是“屁厌娃儿”,“鬼疙瘩”,“鬼通科”。“生气或质疑喜欢说锤子”。比如“小王帮我拿一下锤子”,“我拿个锤子”,这就是两个意思了。说一个人做事不得行,就说是“卵的”,“半灌水是倒经不懂”,“卵泡皮肿”。

地域差异

四川太大了,很多地方说的话虽然听得懂,但不会说或是发音不同。比如资阳说提东西,会说“提一哈”(连读)东西,川中则是“得一啊”(连读)东西,或是“迪昂”(意同提,连读)东西,他们说“提一昂”(连读)东西。“吓得够我们”说的是“黑的够”,他们说“哈(三声)得够”。“蹲下”他们说“哭倒”,川中说“姑倒”。还有乐山和内江的语气词,一个爱说“挪嗨”,就是下一句还没出来前的语气词,一个说“呢起”。四川还有少数民族,那不用说了,我们都听不懂,比如彝族调戏别人喊“耍一哈朋友”,会说“炽卡索”,“你卡索”,“耍一盘耍两盘的意思”。藏族人的“打卡巴”,几乎人尽皆知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比较粗鄙的话,不能登大雅之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