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系偶像:粉圈文化的双刃剑?
养成系偶像:粉圈文化的双刃剑?
2012年,一家名为丝芭传媒的公司首次将日本偶像养成模式引进中国内娱,孵化出了SNH48,开创了中国养成系偶像的先河。这种让粉丝见证和参与偶像成长过程的模式迅速走红,不仅让SNH48成为内娱最具影响力的女团之一,也让"养成系偶像"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什么是养成系偶像?
养成系偶像与传统偶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成长路径和粉丝互动方式。传统偶像是经过专业训练后以成熟姿态亮相,而养成系偶像是从素人或半成品状态开始,通过频繁的公演、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与粉丝保持密切联系,让粉丝见证和参与其成长过程。
以日本的AKB48为例,其运营模式是"剧场+总选"。AKB48拥有专属的表演基地星梦剧院,成员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剧场表演逐渐磨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偶像。而一年一度的总选则通过粉丝投票来决定排名,这个排名不仅关乎人气,更直接影响后续的资源分配。
养成系偶像的双重影响
养成系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刃剑。一方面,他们通过展现努力与坚持的过程,鼓励青少年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比如鞠婧祎从SNH48二期生一路成长为丝芭传媒的一姐,其奋斗历程激励了无数粉丝。
但另一方面,过度追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养成系偶像与粉丝的密切互动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过度的情感投射,导致过分注重外表或物质享受。更有甚者,一些粉丝为了支持偶像而不惜过度消费,甚至影响学业和生活。
粉圈文化的利与弊
养成系偶像的崛起催生了独特的粉圈文化。粉丝们通过拍照修图、视频剪辑、评论维护、转发数据等方式支持偶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交模式。这种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了情感寄托和社会认同,让他们在追星过程中找到归属感。
然而,粉圈文化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疯狂氪金、无脑应援、网络骂战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2021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就指出,"饭圈文化"越来越强调流量明星与粉丝个体成长的"伴生性",甚至将粉丝与流量明星打造成"老母亲养儿子"式的关系。
如何理性追星?
面对养成系偶像带来的双重影响,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既有现实成就又能传递正能量的人物作为榜样。其次,要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全面分析偶像的优点与不足,避免盲目崇拜。最后,要引导青少年将对偶像的 admiration 转化为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价值的动力。
养成系偶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它既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助力,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关键在于如何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让追星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是盲目的沉溺。